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藩维的意思、藩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藩维的解释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后以“藩维”指藩国。 南朝 梁 沉约 《封授临川等五王诏》:“藩维广树,经朔攸属。” 清 顾炎武 《书太虚山人象象谭后》:“使是书之论得行於数十年之前,足以隆藩维而重国势,当不至於今日。”

(2).边防要地。 唐 张籍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诗:“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藩维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字面指“屏障与维系”,引申为国家的防卫力量或地方军政长官的职责。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中的“价人维藩”,唐代文献如《旧唐书·李晟传》亦载“宗社之藩维”,指代保卫国家的重臣。

从构词法分析,“藩”原指篱笆,《说文解字》释作“屏也”,后引申为封国属地;“维”本义为系物大绳,《尔雅·释言》注“维也,纲也”,象征维系国家的关键力量。二字组合后,既包含地理屏障的实体防御概念,又蕴含政权稳定的抽象治理理念。

在官职体系中,明代《吏部职掌》明确规定布政使“为朝廷藩维”,强调地方大员需承担镇守疆土、安抚百姓的双重使命。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述:“藩维失守,则九鼎震荡”,生动诠释了该词在政权架构中的战略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藩维”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和具体用法。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1. 基本含义与词源
    “藩维”最早源自《诗经·大雅·板》中的“价人维藩”,意为贤能之人是国家的屏障。该词由“藩”和“维”组成:

    • 藩:本义为篱笆,引申为屏障、保卫,或指分封的诸侯国(如“藩国”)。
    • 维:意为维系、维护,强调巩固与保障的作用。
  2. 核心释义

    • 指代藩国:多用于古代文献,表示分封的诸侯国。例如南朝梁沉约的诏书中提到“藩维广树”,即强调分封属地以巩固统治。
    • 边防要地:唐代张籍的诗句“功高先乞守藩维”中,“藩维”指镇守边疆的重要职责,凸显军事防御意义。
  3. 使用场景

    • 古典文献中多用于政治和军事语境,如分封制度、边疆治理等。
    • 现代引申为“辅佐君主、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常见于对国家机构或领导人的描述。
  4. 古今演变
    早期侧重地理与政治实体(如诸侯国),后逐渐扩展至抽象的责任概念(如维护稳定),体现了词义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诗经》相关篇章及南朝、唐代的史料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暗短安康玢璘才貌残月层闉掣手打呼淡水鱼督抚放牧蜂腰風疹附及俯取刚口高絜戈铓鞲绳国马寒音横金拖玉何水曹红桑黄中化生兼功荐口积事匡当老实巴脚良笔恋嫪躐径立幅凌历洛涘吕公车盘陀剖鲤轻裘缓辔虬盘劬劳顾复蚺虵胆上晡沙岫绳外沈下沈毅施香手板支颐私敬司书摊场谈交头颅脱敏舞文无庸置辩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