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躬的意思、敕躬的详细解释
敕躬的解释
敕身。《汉书·孔光传》:“勤心虚己,延见羣臣,思求其故,然后敕躬自约,总正万事……诚为政之大本,应变之至务也。”
词语分解
- 敕的解释 敕 ì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告诫:申敕。戒敕。 古同“饬”,整顿。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躬的解释 躬 ō 身体。 自身,亲自: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 弯曲身体:鞠躬。躬身下拜。 笔画数:; 部首:身;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敕躬”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含义
-
自我警饬
根据《汉书·孔光传》的记载,“敕躬”意为“敕身”,即警饬己身、自我约束。例如:“勤心虚己……然后敕躬自约,总正万事”,强调修身自律,整顿事务,体现为政者的自我要求。
-
恭敬行礼(存争议)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提到“敕躬”可指“向上级表示敬意或低头行礼”,认为“敕”指帝王命令,“躬”指躬身行礼。但这一解释未见于古籍直接用例,可能为引申义或现代解读。
二、词源解析
- “敕”:本义为帝王的诏令,引申为告诫、约束。
- “躬”:指自身或身体,如“躬行实践”。
组合后,“敕躬”更侧重“约束自身”,而非字面意义的“奉令行礼”。
三、用法示例
在古籍中,“敕躬”多用于描述执政者的自我修正,如《汉书》中强调“敕躬自约”是治国之本。现代语境中,该词较少使用,若需引用建议结合古典文献的释义。
四、总结
核心含义:以《汉书》为依据,“敕躬”主要指自我警饬、修身自律,而非单纯的行礼动作。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汉书·孔光传》原文及权威词典(如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敕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起源于古代汉字。下面是关于敕躬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敕:拆分部首为攵(撇)和又(捺),共12画;
- 躬:拆分部首为足(走)和身(人),共13画。
来源:
敕躬一词的来源是古代汉族传统文化中,尊敬他人或者表示自己的尊敬之意的表达方式。
繁体:
敕躬的繁体字为「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敕躬的写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以行书或楷书的形式出现。
例句:
1. 在古代,臣工常常以敕躬的方式向君主表示敬意。
2. 学生们齐声敕躬,向老师道别。
组词:
敕令、敕使、敕拜、敕召、敕书、恭敕等。
近义词:
致敬、致意、顶礼膜拜。
反义词:
冷漠、不敬、无礼。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毕力拨火棒勃溪捕案场圃楚切大卿电铃风浮凤匏风谕附翼根随寡言少语国势鼓鳃翰迹后生家怀道迷邦将归操计版惊代经据紧脉酒痨凛然正气脑球排房畔等盘缘袍襗陪房醅瓮濆衍倾语起跑啓瀹券剂认觅柔逊山沟上水山溜升工沈阳故宫蛇杖食淡世弟兄石祖双杠霜蟹思绪万千太忙生袒肉屯田飨赉乡墅限齐限钱法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