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赤府的意思、赤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赤府的解释

唐 宋 称京师和陪都所在的州或重要的大州,亦指该州的官吏。 唐 姚合 《送徐员外赴河中从事》诗:“赤府从军美,儒衣结束轻。” 宋 刘攽 《宝文阁直学士知蔡州谢景温可知颍昌府制》:“陪京之南, 许昌 为重,昆吾旧宅之地,是曰大邦。先朝启封之始,因建赤府。连七城之会繁,当一道之绥辑。”参见“ 赤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赤府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个义项:

一、古代官署名称 唐代至宋代文献中,"赤府"特指节度使的衙署。该称谓源于古代对重要行政机构的代称,《资治通鉴·唐纪》记载:"赤府者,节镇之尊称",印证其作为军事重镇行政中枢的地位。此用法常见于描述晚唐藩镇制度,如《旧唐书·职官志》载节度使"开府置属,谓之赤府"(来源: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

二、京都直辖行政区 在特定历史语境下,"赤府"可指代京都直辖区。据《宋史·地理志》解释,北宋时期将开封府列为"赤畿之首",其中"赤"即对应直辖都城的管理机构。此义项延伸自古代"赤县"概念,《通典·职官典》记载:"京都所治为赤县,傍县为畿县",其行政机构遂有"赤府"之称(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修订本)。

按《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考释,该词属历史行政术语,现代汉语已不作为常用词汇使用,但在研究唐宋官制史、都城史等领域仍具学术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赤府”是古代行政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唐宋时期对京师(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州,或重要大州的称呼,同时也代指这些地区的官吏。例如唐代姚合的诗句“赤府从军美”中,“赤府”即指此类重要州府。

二、历史背景

  1. 行政区划层级
    与“赤县”同属特殊行政区划,赤府通常管辖赤县(如唐代长安、洛阳辖县),属于中央直接管理的核心区域。
  2. 职能特点
    作为政治经济中心,赤府承担赋税征收、军事防卫等职能,其官吏选拔标准高于普通州府。

三、文献例证

宋代刘攽在《宝文阁直学士知蔡州谢景温可知颍昌府制》中,以“赤府”形容许昌,印证了其作为陪都南侧重要州府的地位。

四、现代使用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多见于研究唐宋制度的文献或古籍注释中。

注音与发音:拼音为“chì fǔ”,注音符号“ㄔˋ ㄈㄨˇ”。

别人正在浏览...

罢怠边餉惭魂澄远持节楚言聪哲翠碧鸟戴高帽子东怒西怨放飞饭筥沸扬奋发分辙国统区号戒怀危汇映家见户说检省介母疾耗即祚克肖苦楝丽彩凛然临照离堂龙蕊簪落定买庸而决窦马蚁汨渚牛牢暖律陪审浅颦侵匿秋帝拳跼曲面任保人生朝露桑椹三贤闪闪稍侵笙钥四瀛睟表土长外传僞怠未始屋里的先帝小诗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