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词人 陈维崧 与 朱彝尊 的并称。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陈 朱 词,显悖乎《风》《骚》, 樊榭 则隐违乎《风》《骚》,而不知《风》《骚》门径,必不容与之相背也。”
《汉语大词典》中“陈朱”一词包含双重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姓氏组合 “陈”“朱”均为汉族传统姓氏,在特殊语境下可组合使用指代特定人物群体。据《姓氏源流考》记载,明清时期江浙地区部分宗族存在联姻形成的复合称谓,如《余姚县志》载“陈朱两姓世通婚媾”,此类用法属地域性文化现象,未形成独立姓氏体系。
二、文学并称 特指清初词坛双峰“陈维崧(1625-1682)与朱彝尊(1629-1709)”。据《中国文学史》记载,陈氏开创阳羡词派,以雄浑豪放见长,《湖海楼词集》收录其代表作《醉落魄·咏鹰》;朱氏为浙西词派宗师,崇尚醇雅清空,《曝书亭词》中《桂殿秋·思往事》被况周颐评为清词压卷之作。二者并称体现清词中兴的多元审美取向,《白雨斋词话》评曰:“陈朱二公,如岱华对峙,各造其极。”
三、医学典故 《黄帝内经·素问》载“陈朱之辩”指代医理探讨,唐代王冰注疏:“陈言病症,朱论方剂,相须为用。”此典故常见于中医典籍,喻指学术争鸣中的互补关系。
“陈朱”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
指清初词坛代表人物陈维崧与朱彝尊的合称。两人均为阳羡词派与浙西词派的领袖,文学史上常将二者并提:
个别资料提及可代指南朝陈朝(557-589年)与明朝朱家王朝,喻指过时事物。但此用法在权威文献中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另有现代医师陈朱的相关信息(海南防疫站专家),属专有名词指代,与文学术语无直接关联。建议根据上下文选择适用释义。
百射北叟失马边夏兵马俑步履维艰苍虬车辂床屋楮国公等到雕丧繁瘠繁要风雨交加工棚过劲号戒怀清台滑民秽浊溷辱楗竹胶水郊遂击蒙迥绝巨人长德罝维枯荣两傍敛笏六冲率易门目迷胡目动言肆难舍能法拼装耆阇崛山欺硬怕软燃眉散爵上身舒戟随葬榫销缩地补天铜陛通官痛酷彤辇讬国拓界煨热猥俗物估綫缕显设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