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寄托高超,不以俗务为怀。《宋书·王惠传》:“兄 鉴 ,颇好聚敛,广营田业, 惠 意甚不同,谓 鉴 曰:‘何用田为?’ 鉴 怒曰:‘无田何由得食。’ 惠 又曰:‘亦復何用食为!’其标寄如此。”
“标寄”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分析:
核心含义(权威解释)
根据极高权威性的《汉典》及《宋书》记载,“标寄”指寄托高超,不以俗务为怀,常用于形容超脱凡俗的精神境界。例如《宋书·王惠传》中,王惠对兄长追求田产的世俗行为提出质疑,体现了这种超然态度。
其他可能的误解
词语构成与延伸
总结建议
在古籍或文学作品中,“标寄”应优先采用“超脱世俗”的含义;若涉及现代邮政场景,需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属于字面组合用法,但需注意此非传统词义。
《标寄》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标示并寄送”。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在寄送物品时进行标记,并按照标记进行寄送的过程。它包含了“标示”和“寄送”两个动作,可以用来表示标记或者标示物品的重要性,并将其寄送给指定的目的地。
《标寄》这个词中的“标”字的部首是“⺈”(疒),它的笔画数为5画;“寄”字的部首是“宀”(宝),它的笔画数为10画。
《标寄》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领域。在古代,人们为了在物品寄送过程中确保准确性,经常会在物品上做上标记,然后按照标记进行寄送。这种行为因其重要性而被形容为“标示并寄送”,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标寄”。
《标寄》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標寄」。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所以《标寄》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可能会与现代的有所差异。具体的古时候汉字写法需要进一步的查证。
1. 他在信封上标寄了他的地址。
2. 在包裹上标寄一个醒目的标记,可以帮助快递员更快地送达。
3. 收到标寄的包裹后,记得及时确认签收。
1. 标示:表示或标记出来的意思。
2. 标记:指定的标志或标记。
3. 寄送:通过邮递或快递等方式将物品发送到指定的地方。
1. 邮寄:通过邮递将物品发送到指定的地方。
2. 发送:将物品传递到目的地。
3. 寄递:将物品通过快递或邮递等方式送达。
1. 收件:接收并签收寄送的物品。
2. 接收:接受从其他地方送达的物品。
3. 回收:收回已经寄送的物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