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撑拄的意思、撑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撑拄的解释

亦作“撑拄”。1.支撑;顶拄。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 长城 下,死者骸骨相撑拄。” 宋 苏轼 《东坡》诗之四:“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中 唐 无 杜 材力学问,欲以一二致语撑拄其间,庸詎可乎!”

(2).支持;维持。《上蔡语录》卷上:“非 孟子 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 宋 陆游 《独夜》诗:“虽云久置散,飢饱尚撑拄。” 清 戴名世 《李节妇传》:“而节妇以一女子岿然杰起,撑拄纲常,争光日月,人皆谓 李氏 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 茅盾 《虹》四:“她好像是一个失败的革命者,为要撑拄着自己不陷入于悲观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气斥骂那些愁眉泪眼的同难者。”

(3).犹抵赖。《宋史·陈襄传》:“民有失物者,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撑拄”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撑”与“拄”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该词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1. 物理性支撑

    指用棍棒、肢体等实物顶住物体以维持平衡或防止倾倒。例如《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中“以木撑拄危墙”,描述用木桩支撑倾斜的墙体。现代语境中可用于描述“登山者以手杖撑拄陡坡”“用铁架撑拄坍塌的屋顶”等具体场景。

  2. 抽象性维持

    引申为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状态,常见于文学表达。如宋代陆游《夜坐》诗“残年尚欲勤书卷,筋力惟应赖撑拄”,比喻以意志力支撑衰老的身体继续读书。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撑拄危局”“撑拄家业”等短语,强调对困难局面的持续性抵抗。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文献,《说文解字》释“拄”为“从手主声,谓以手支物”,与“撑”的“抵住”义形成语义叠加。在《辞源》中,特别标注其属于书面语词汇,现代口语中多拆分为“支撑”“拄着”等短语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撑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且在不同语境中有具体应用:

1.支撑;顶拄(物理层面的支持)

指用物体或力量支撑、顶住某物,防止其倒塌或下沉。

2.支持;维持(抽象层面的维系)

表示在困难中坚持、维持某种状态或局面。

3.犹抵赖(较少用,需结合语境)

指用言语或行动推脱责任,多见于古汉语。


补充说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深入解析,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如、)。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阳白棒边甲别史裁度彩陶草长莺飞尘心尘羽炊臼之戚错综打野鸭子点鬼簿柮枂戹苦迩文反反反躬自责各别世人晦僻翦丧赍持接手经济学谨状控御亏紊苦口婆心莲华白淋铃林邱立异门摊捏撮俳语旁敲砰訇普陀亲夫请匄轻渺缺憾锐角丧礼三加搔头摄威世范施授私告酸甜田扇铁路职工渟涔文漪斡流武库庠学纤俭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