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声的意思、商声的详细解释
商声的解释
(1).五音中的商音。《文选·马融<长笛赋>》:“ 易京 君明 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 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李善 注:“笛本四孔, 京 加一孔於下,为商声,故谓五音毕。”
(2).秋声。《管子·幼官》:“听商声,治湿气。”《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十》:“素质游商声,悽愴伤我心。” 李善 注:“《礼记》曰:‘孟秋之月,其音商。’ 郑玄 曰:‘秋气和则音声调。’” 元 邵亨贞 《摸鱼子·吴门九日次魏彦文韵》词:“商声暗起邻墙树,触景乱愁还聚。”《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清 宋树穀 《立秋柬顾孝廉》诗:“万窍商声先蟋蟀,一年落叶又梧桐。”
词语分解
- 商的解释 商 ā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 买卖,生意: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
- 声的解释 声 (聲) ē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名誉:名声。 音乐歌舞:声伎(女
专业解析
商声是汉语传统音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多重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释义:
一、音律学本义
指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中的第二音级。其声调特征清越而略带肃杀之气,按五行学说对应秋季,故又称“秋声”。这一音阶属性在《礼记·月令》中明确记载:“孟秋之月,其音商”, 体现了古人将音律与自然节律相融合的哲学观。
二、文学意象象征
在诗词歌赋中,“商声”常作为萧瑟、悲凉情感的载体。因其对应秋日万物凋零的时令,文人多借“商声”抒发羁旅愁思或人生慨叹。如欧阳修《秋声赋》以“商声主西方之音”喻指肃杀秋意, 成为古典文学中标志性的悲秋意象符号。
三、历史语义演变
商声在历代文献中衍生出三重关联含义:
- 乐器特质:特指音色凄清的乐器,如笛、箫等管乐,《文献通考·乐考》载“商声以清冽为体”;
- 方位属性:按五行方位属西方,《汉书·律历志》称“商,金也,位在西方”;
- 情感映射:成为“悲声”的代称,清代毛奇龄《西河词话》评曲调时直言“商声多怨”。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商声"词条释义
- 《礼记·月令》节令与音律关系考释(中华书局点校本)
- 《文献通考·乐考》乐器音律篇(浙江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古代乐律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学术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
“商声”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主要涉及古代音律和自然意象,具体解释如下:
一、音律中的商音
- 五音之一
商声是中国传统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音,对应现代音阶中的“Re”音。据《文选·马融<长笛赋>》记载,汉代音乐家京房为四孔笛增加一孔,使五音完备,新增的孔即为商声。
- 文化象征
商音在五行中属金,常与秋季、西方等意象关联,体现古代音律与自然、哲学的结合。
二、自然意象中的秋声
- 季节关联
商声被用来代指“秋声”,源于《礼记》中“孟秋之月,其音商”的记载。古人认为秋天气息肃杀,与商音的清冷特性相契合。
- 文学表达
诗词中常以商声渲染秋意,如元代邵亨贞《摸鱼子》中“商声暗起邻墙树”,清代宋树谷诗句“万窍商声先蟋蟀”,均借商声表现秋景的萧瑟与愁绪。
三、扩展说明
- 科学依据:古代音律与季节的对应关系,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 现代应用:商声在古乐研究、文学赏析中仍有重要价值,例如笛子演奏技法的历史演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诗词案例,可参考《礼记》《管子·幼官》等典籍,或查阅汉典等权威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避寂比肩民壁里安柱不服水土材木察究称托翠旌大家伙都给事中恩分辅援甘之如饴汗夾豪梗好饮横扯横地歡嚣加厉降乩趌趌晶帘客单旷适朗月磊落飒爽黧老林产流言风语龙龈渌老闾墓没店三梅録蹑蹺闝荡乾爹绮縠清戒亲故清谣勤俭持家人才难得濡沫三座大山时阳祏主书法家疏豁説啕松胶锁谏溹溹韬霞天高气清顽痴祥颷纤维板显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