惮劳的意思、惮劳的详细解释
惮劳的解释
怕苦怕累。《左传·哀公二十年》:“今君在难, 无恤 不敢惮劳。”《晋书·苻坚载记下》:“天生蒸庶,树之君者,所以除烦去乱,安得惮劳?” 清 李渔 《怜香伴·请封》:“大王有命,微臣不敢惮劳。” 郭沫若 《今昔集·题画记》:“忧先天下人,为牺何惮劳?”
词语分解
- 惮的解释 惮 (憚) à 怕,畏惧:忌惮。惮服。肆无忌惮。过则不惮改。 劳苦,因劳成疾:哀我惮人。 惮 (憚) á 震赫,撼动:惮赫(声势浩大)。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 劳的解释 劳 (勞) á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劳力。劳逸。功劳(功业,成绩)。按劳分配。 辛苦,辛勤:劳苦。劳顿(劳累困顿)。劳瘁(劳累病苦)。劳碌(事情多而辛苦)。劳心。疲劳。烦劳。任劳任怨。
网络扩展解释
“惮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àn láo,其核心含义是害怕辛苦劳累,不愿积极面对工作或挑战。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
“惮”指畏惧、害怕,“劳”指辛劳、工作。组合后表示因畏惧而逃避劳动或责任,强调缺乏进取心和毅力。
- 近义表达:
可理解为“怕苦怕累”,常用于批评消极怠惰的态度,或自我警示需克服惰性。
二、结构与用法
- 成语结构:
形容词(惮)+ 名词(劳),构成主谓关系,直接体现“因害怕而抗拒”的语义逻辑。
- 语境应用: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古代文献、文学评论中,现代口语使用较少。
三、例句与文献引用
- 《左传·哀公二十年》:“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
(意指危难时不敢逃避责任)
- 郭沫若《今昔集》:“忧先天下人,为牺何惮劳?”
(以反问强调为大局不惧辛劳)
四、延伸理解
- 批判性:
该词带有贬义色彩,暗含对消极态度的否定,如《晋书》提到统治者应“除烦去乱,安得惮劳?”。
- 警示性:
也可用于自我鞭策,提醒需勇于面对困难(如的解析)。
总结来说,“惮劳”通过简洁的构词,深刻传达了人性中惰性与责任感的矛盾,具有鲜明的文化批判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或具体用例,可参考《汉语成语大辞典》等权威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惮劳(dàn láo)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对辛勤劳动或困难工作的厌倦和畏惧。它由“心”、“工”和“劳”三个部首组成,共有10个笔画。惮劳一词起源于古代汉语,具有传统的汉字书写方式。
在繁体字中,惮劳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代汉字员形状和现代有所不同,惮劳的古时候写法为「㫃労」。
以下是惮劳一词的例句:
1. 我越来越惮劳,没有了工作的热情。
2. 这个项目非常困难,大家都望而生畏,惮劳不前。
与惮劳相关的组词有:劳心苦思、劳神费心、惮怠等。
近义词有:艰苦、疲惫等。
反义词有:勤奋、积极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