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负责道教事务的官署。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一折:“兀那秀才,你是那里人氏?姓甚名谁?因甚来到俺这庵观?説的是,万事都休,説的不是,送你到道録司,不道的饶了你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旁疑》:“那秀才夜半开门,唧唧噥噥的,不共你説话,共谁来?扯你道録司告去!”《红楼梦》第二九回:“﹝ 张道士 ﹞如今现掌道録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
道録司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始设于明代,为中央管理道教事务的专门机构。该机构隶属礼部,主要负责全国道教宫观、道士名籍的登记管理,以及宗教活动的规范监督。其名称中“道”指道教,“録”即记录、簿册,“司”为官署之意,整体体现其以文书记录形式统辖道教事务的职能特征。
根据《明史·职官志》记载,道録司设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灵、左右玄义等官职,共八品至九品不等,官员由道士充任,负责审核道士度牒、处理教内纠纷。其职能具体包括:
该机构在清代被废除,其职能并入礼部祠祭司。现存明代《道藏》中收录的《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等文献,均留有道録司参与编校的官方印记,印证其历史作用。
“道録司”一词有两种不同解释,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一、作为古代官署机构(主流解释) 主要见于历史文献和权威词典,如:
二、作为成语的误用解释 少数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道德修养高尚者被记载管理”。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字形混淆有关。
补充说明:
安常习故百诺不亏憯断承顾崇论谹议从轻发落得寸进尺典奥地气东走西撞墩堠棼错奉行改序攻排果必海约山盟寒齑后队贿雇江汉朝宗匠丽讲讨捷报频传集枯靖节琴金鳞鹫岭噱噱剧贼科斗字酷寒亭魁俉丽兵力力凛絜露锋缪政目不识丁噼呖啪啦劈里啪啦平补品字封齐全丘螾齐纨鲁缟软件袽塞丧门山罽擅自为谋省得霜虀挑包铜羽文采殟殁香绵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