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把钓的意思、把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把钓的解释

(1).垂钓。 唐 温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诗:“把钓看棋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疎。” 唐 吴融 《自讽》诗:“本是 沧洲 把钓人,无端三署接清尘。”

(2).指垂钓的人。 唐 翁洮 《渔者》诗:“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把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手持钓竿垂钓,常带有隐居不仕、淡泊名利的象征意义。该词多见于古代诗文,用以表达隐逸情怀或贤者待时而出之意。以下为详细释义:


一、基本释义

把钓(bǎ diào)

动词

指手持钓竿进行垂钓的行为。该词常不单纯指实际的钓鱼活动,而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多用于形容隐士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或隐喻贤者怀才待用。

例:古人常以"把钓溪边"描绘隐士形象,如"终年把钓烟波里"(清·王士禛《题秋江独钓图》)。


二、文化典故与象征

典故来源

"把钓"的象征意义与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密切相关。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姜尚(姜子牙)曾于渭水之滨用直钩垂钓,实则等待贤君周文王,后辅佐武王灭商。此典奠定了"把钓"作为隐逸待时的文化符号。

例:"把钓秋风忆渭川"(明·高启诗),暗喻贤士待明主征召。


三、权威文献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把钓"为:"执竿垂钓。多指隐居生活。"

    引例:宋·刘克庄《木兰花慢》词:"把钓溪烟,呼朋野月。"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2. 《辞源》(修订本)

    强调其典故性:"本指姜太公钓鱼事,后泛指隐者待时而出。"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


四、文学中的典型用例

  1. 唐·杜牧《赠渔父》

    "芦花深泽静垂纶,把钓临流日复昏。"

    → 描绘渔父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

  2. 清·查慎行《石湖棹歌》

    "把钓人来秋涨外,打鱼船泊夕阳西。"

    → 以"把钓"意象渲染湖山闲适之境。


五、相关词汇辨析


"把钓"融合了行为描述与文化隐喻,是汉语中承载隐逸思想与待时哲学的重要词汇,其内涵在历代诗文中不断深化,成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典型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把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垂钓(动词)
    指手持钓竿进行钓鱼的动作,常见于古典诗文。例如唐代温庭筠《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中“把钓看棋高兴尽”,以及吴融《自讽》诗“本是沧洲把钓人”,均以“把钓”描述隐逸闲适的生活场景。

  2. 垂钓的人(名词)
    引申为从事垂钓活动的人。唐代翁洮《渔者》诗“却笑清流把钓稀”,即用“把钓”代指垂钓者,暗含对清高隐士的描绘。

该词拼音为bǎ diào,注音符号ㄅㄚˇ ㄉㄧㄠˋ,其核心意象与自然、隐逸文化相关,多用于文学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饱膈标轴佛龛不顶朝衣尘素宸正赤笔书词手打破砂锅问到底杜默为诗放冷风翻黄倒皂飞穣蜂场盖棺事定跟赶惯曾为旅偏怜客贵任鹤民国闳大哄然缓颊狐兔兢慙竞逐鞫讯开解开心见诚窾枯坤厚来得及缧囚帘旌离合诗礼辟宁固平地起家娉娉乾豆青艳取死人种缛彩申奬试考眎掌受福送花苏枋天棘条理屠羊说王莽翫岁愒月危耸渭浊泾清闻命乡人子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