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纍囚。《陈书·徐陵传》:“凡诸元帅,竝释縲囚,爰及偏裨,同无翦馘。”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诗:“縲囚为学切,掌故受经忙。” 宋 梅尧臣 《庙子湾辞》:“输卒引繂兮,蓬首躶体剧縲囚。赤日上煎兮,胶津蹙气塞咽喉。”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转庵和尚》:“今得返归乡井,復为盛世之氓,吾志已伸,敢以縲囚之躯,有污章甫之荣也哉!”参见“ 纍囚 ”。
“缧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缧囚”读作léi qiú,指被拘禁的囚犯。其中: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常见于历史、文言文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
“缧囚”是结合“缧”的拘禁含义与“囚”的犯人身份形成的复合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指代对象及情感色彩。
「缧囚」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用绳索或铁链捆绑囚犯或俘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是一种用来处罚犯人的一种方式。
「缧囚」的拆分部首是「糸」和「囗」,部首「糸」表示与线、线索有关,而「囗」则表示围绕。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5画。
在古时候,「缧囚」的写法稍有不同。古代写法是「纍囚」,其中「纍」表示用绳索捆绑,「囚」表示囚犯。在繁体字中,「缧囚」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1. 在封建社会中,罪犯常常被缧囚枷锁,以示惩罚。
2. 他因为触犯了法律,被缧囚在监狱里服刑。
1. 缧绁(léi xiè):古代指用绳子捆绑禁闭的刑罚。
2. 囚犯(qiú fàn):指被关押在监狱或拘留所里的犯人。
近义词:囚禁、束缚、拘留
反义词:解囚、释放、解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