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清和。《诗·大雅·烝民》“穆如清风” 毛 传:“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容》:“圣人视天而行……其告之以政令而化风之清微也,欲合诸天之颠倒其一而以成岁也。” 宋 范成大 《晚春》诗之一:“轻颸宜白紵,时节近清微。”
(2).虚己谦下。 汉 刘向 《说苑·政理》:“昔者 尧 舜 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
(3).清淡微妙。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韵清微,高山流水野猿嘶, 楚 雨 湘 云塞雁飞,清风明月孤鹤唳。” 清 恽敬 《<靖节集>书后二》:“其诗清微通澈,雄厉奋发,如其人,如其人焉。”
“清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维度解析,综合古典文献和现代用法如下:
清和之气
源自《诗经·大雅·烝民》毛传:“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也”,指自然界中温和纯净的风气,可滋养万物。
虚己谦下的态度
汉代刘向《说苑·政理》记载,形容人谦逊自持的姿态,如“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
清淡微妙的意境
多用于艺术或文学领域,如明代贾仲名《金安寿》中用“韵清微”形容乐曲的雅致,清代恽敬则以此评价陶渊明诗风的澄澈。
“轻微”侧重程度轻(如“轻微损伤”),而“清微”强调品质的纯净或意境的微妙,二者不可混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说苑》等古籍,或查阅汉典等权威辞书。
清微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清澈、微小的意思。它用来形容事物的质地、声音或者程度。
清微的部首是水(氵)并且它的笔画数是11画。
清微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广韵》这本古代汉字字典,在这本字典中,清微是作为一个带有声调的词语进行描述的。
清微的繁体字为「淸微」,在台湾和香港地区普遍使用。
根据古代的字典和文献记录,清微在古时候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比如「淸微」和「淸薇」等等。
1. 湖水清微,映照着蓝天白云。
2. 他低声细语,像是一阵清微的微风。
清微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各种含义丰富的词组,比如「清微细语」、「清微之声」、「清微流水」等。
清微的近义词有:清澈、纯净、微弱。
清微的反义词有:浑浊、喧嚣、巨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