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望相助的意思、守望相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望相助的解释

谓相互共同防御。《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札子》:“於本置保甲之意,委曲备具,亦古者井田守望相助,后世置乡亭徼循盗贼之遗法也。” 清 龙启瑞 《<粤西团练辑略>序》:“自井田守望相助之法废,而卫民者专恃兵。”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回:“邻家邻舍的,总要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守望相助”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广泛使用,其核心含义指彼此守护、互相帮助,强调邻里或群体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以下从词典释义、语源考证和现代应用三个角度详细阐释:


一、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解释为:“守望:防守瞭望;相助:互相帮助。指邻近村落或社区的人相互照看,共同防御灾患。”

    示例用法:古代农村常通过“守望相助”应对盗匪或自然灾害。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为:“为防御外敌或意外灾害,相邻的人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引申义:现泛指人与人之间在困难时互相关心支持。


二、语源与历史背景

此成语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孟子主张通过邻里协作(守夜防御、互助应急)构建和谐社群,这一思想成为儒家“仁爱”理念的实践体现。


三、现代应用与价值

  1. 社区治理

    在基层社区中,“守望相助”体现为居民共同参与治安巡逻、垃圾分类等公共事务(如北京“西城大妈”志愿者模式)。

  2. 灾难应对

    如汶川地震时,灾区群众自发共享物资、抢救伤员,彰显“守望相助”的精神内核。

  3. 文化传承

    2020年“全球抗疫”期间,中国向多国捐赠医疗物资,外交部将此行动称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结论:从古至今,“守望相助”既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准则,也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实践方式,其核心始终是集体协作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3. 孟子(战国). 《孟子·滕文公上》. 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 《中国社区治理报告》[R]. 2023.
  5. 新华社. 《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特稿》[N]. 2018-05-1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OL].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守望相助”是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析如下:


一、出处与基本释义

源自《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原指古代村落间共同防御盗贼或灾祸时,通过守卫和瞭望相互配合(“守”指防守,“望”指瞭望),并给予援助。后引申为人与人、集体与集体之间在危难时互相扶持、协作。


二、字词解析

  1. 守:防御、守卫,强调保护自身安全。
  2. 望:观察、瞭望,指提前发现潜在威胁。
  3. 相助:互相提供帮助,共同应对困难。

三、本义与引申义


四、用法与例句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补充说明

该成语从最初的军事防御含义,逐渐演化为强调社会协作与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孟子》相关章节及新闻报道。

别人正在浏览...

按校丙殿敝帚伯牙弦布基纳法索朝论承候谌姆愁愦次次麤服到案大指瞪瞪谍候敌意恶头儿恶行仿羊皮纸梵楼饭囊酒瓮焚躬風雨飄颻广谋从众关河滈滈鹤兆哗啷寂寂精练祲威盛容究物韏靽钧等可蚤枯黄倈儿浪放料钞离横琉璃瓦律条駡鬼书盘龙癖碰瓷谱次棨镢三折肱善念擅彊山娶设词使不着世雠台槐亭亭通风报信偷乐亡节下马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