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责的意思、饬责的详细解释
饬责的解释
斥责。 清 姚鼐 《<南园诗存>序》:“君奏 和珅 及军机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詔飭责,谓君言当。”
词语分解
- 饬的解释 饬 (飭) ì 整顿,使整齐:整饬纪律。 古同“敕”,告诫,命令。 谨慎:“程元凤谨饬有余,而乏风节”。 古同“饰”,巧饰。 笔画数:; 部首:饣; 笔顺编号:
- 责的解释 责 (責) é 分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要求:责求。责令。责成。 指摘过失: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质问,诘问:责问。责难。责让。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
网络扩展解释
“饬责”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综合解释:
1.词义解析
- 构词:由“饬”和“责”组成。
- 饬(chì):本义为整顿、整饬,引申为告诫、命令(如“饬令”),也含谨慎、恭敬之意。
- 责(zé):指责备、要求,或分内应做的事(如“责任”)。
- 合义:结合两字,“饬责”表示通过整顿或命令的方式进行斥责,强调上级对下级的批评与纠正。
2.历史用例
该词多见于清代文献。例如:
清姚鼐《<南园诗存>序》中记载:“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
此处指皇帝下诏斥责和珅等人的失职行为。
3.现代理解
- 核心含义:严厉的批评或斥责,通常用于正式或权威语境中。
- 使用场景:多描述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训诫,或对失职行为的正式追责。
4.相关延伸
- 近义词:斥责、申斥、责罚。
- 区别:与普通“责备”不同,“饬责”更强调通过整顿或命令实现纠错目的,带有权威性和系统性。
5.现代使用频率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书面语境,日常交流中通常用“批评”“问责”等替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集(如姚鼐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饬责(chì zé)这个词意思是指使人守纪律、遵守规矩,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惩罚。它由“食”和“责”两个部首组成,意味着通过“食物”来施加“责任”和“惩罚”。饬责是一种指导和教育的方式,旨在纠正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该词的繁体字是「飭責」。
在古时候,饬责的汉字写法可能稍有不同。然而,无论是古代或现代,饬责都传达着相同的含义和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父亲饬责我在家做作业,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学习。
2. 上司对员工质量问题严肃饬责,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
3. 老师经常饬责学生们按时完成作业,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饬责的近义词可以包括:教育、督促、批评、纠正等。反义词可能是放任、纵容。
希望这些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有其他问题,随时告诉我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