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打火的意思、打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打火的解释

(1) [strike sparks from a flint;strike a light]∶用火石和火镰等打出火来

把火绒打上火,给我一支蜡烛

(2) [cook]∶旅途中做饭或吃饭

详细解释

(1).用打火刀敲击火石以取火。参见“ 打火刀 ”、“ 打火石 ”。

(2).生火,烧火。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兀那打火的婆婆,央做饭与我吃。”《水浒传》第五三回:“到五更时分, 戴宗 叫 李逵 起来打火,做些素饭吃了。” 梁斌 《播火记》四一:“命令 李学敏 ,快找个村庄,打火造饭。”

(3).旅途中休息做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天明也,喒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水浒传》第二回:“不妨,如今世上人,那个顶着房屋走哩!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亦指旅途中寄食投宿。《西游记》第八四回:“我们共有十个兄弟,我四个先来赁房打火,还有六个在城外借歇。”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入梦》:“他家往来歇脚在我店中,也有远方客商,来此打火。” 谢觉哉 《孔夫子与老农》:“一天 孔子 坐着破车,两匹瘦马拖着向前走,忘记告诉他的那一群:今晚在哪里打火?”

(4).谓用树枝等将森林火灾打灭。 谷峪 《挂起了防火旗》:“他想起去年打火以后, 李大娘 说过:‘以后风天谁弄火,非牵着他游街不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打火"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其具体释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现代用法区分。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记载,主要释义如下:


一、古代汉语中的核心释义

  1. 击石取火

    指古代用火镰、火石等工具碰撞产生火花的取火方式,是火柴发明前的主要生火手段。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6卷第456页,释义为"用火镰击石取火"。

  2. 点火行为

    泛指点燃火种的动作,如点燃灯烛、灶火等。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38页,例证引《西游记》"行者打火做饭"。


二、现代汉语常用义

  1. 点燃(香烟、燃气等)

    口语中特指点燃香烟或燃气灶具,如"打火机"即源于此义。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239页,标注为口语用法。

  2. 汽车/机械启动

    专指内燃机点火启动的过程,如"发动机打不着火"。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268页,标注为技术术语。


三、方言及特殊用法


四、词源演变考据

"打"在古汉语中具"击打"的原始义(《说文解字》:"击也"),后衍生出"进行某种动作"的泛化用法(如"打水""打伞")。"打火"的语义扩展符合汉语动词泛化规律,由具体击石动作延伸至抽象点火概念。

来源:王力《汉语史稿》第21章(中华书局1980年版)对动词"打"的语义分析。


权威参考文献直接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4. 许宝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打火”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传统取火方式
    指用火镰敲击火石(燧石)产生火花以引燃火绒,属于古代常见的取火方法。例如:“打火刀”“打火石”即为此类工具。

  2. 旅途中的生火做饭
    多用于古汉语或文学描述,指行人在途中生火烹饪或短暂休息进食。如《水浒传》中“子父两个先打火做饭”。

二、延伸含义 3.扑灭山火
在特定语境下可指用树枝等工具扑灭森林火灾,但此用法较少见。

  1. 现代引申
    部分方言中可能指点燃打火机(如例句),但此义项未在权威词典中收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例句参考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古籍用例或方言差异,可进一步查阅《辞海》或《水浒传》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婴编蒲边隙避道浡起不过常风缠牵沉湎车速赤县神州趣董答腊鼓丹篆恩养钱番守粉肠复方桴革官醅鹳鹊孤老院华名化整为零家宴界至进膺扣题哭诉连阁两望励兵秣马梨饤坐李鸿章梨花梦轹籍梅花岭明问谬遁磨佗子乾雪琼姿气圈鹙氅遶道融明睿虑散鼓扫堂子舍放讼辩宋清铜扣婉婵罔浪亡虑顽锢无朋诬愬香喷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