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手到拿来的意思、手到拿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手到拿来的解释

谓不费力气就能将必须擒拿的人捉到。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将这廝吃剑乔材,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手到拿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随你异常狠盗,逢着他便如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手到拿来”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事情办起来非常容易,毫不费力就能得到或成功。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资料的详细解释:


一、释义

指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或完成某事,强调事情简单、顺利,无需耗费过多精力即可达成目标。常含自信或势在必得的意味。

出处参考:该成语由“手到”与“拿来”组合而成,最早见于元明戏曲,后固化使用(《汉语大词典》)。


二、结构分析

  1. 手到:

    字面指“手一到”,引申为“一动手”“刚出手”,强调动作的即时性和高效性。

  2. 拿来:

    表示“取得”“获得”,突出结果的直接性。

    整体结构:通过动作与结果的紧密衔接,体现“轻松达成”的语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三、用法与语境


四、经典例句

  1.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

    “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手到拿来。”

    (注:此处凸显计策的轻易成功)

  2. 《醒世恒言》卷十三:

    “只凭我本事,手到拿来,何必担忧?”

    (注:强调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五、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手到拿来”词条,释义为“谓不费力气就能将东西擒拿过来”。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释义“形容做事很有把握或毫不费力就能成功”。

  3.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

    古典文学用例佐证语义演变(访问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手到拿来”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总结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不费力气就能将必须擒拿的人捉到,形容行事轻而易举、毫不费力。该成语强调事物近在手边,只需伸手即可获取,常用于表达行动迅速或目标易达成的场景。

二、出处与典故

  1. 元曲中的用例
    最早见于元代戏曲作品,如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手到拿来。”以及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2. 后世引用
    明代《水浒传》第七十三回中,李逵也曾用此成语:“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三、用法与语法

四、近义与扩展

与“瓮中捉鳖”“探囊取物”等成语含义相近,均突出“轻松达成”的语境,但“手到拿来”更侧重动作的直接性和结果的必然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元曲选》或《水浒传》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背恩忘义奔劳泊位触殃丹霄路大位打眼雕篆底儿掉饾版度词仿象纷乱丐祠钩牝涵涤花蘤黄雏欢快回穴虎视耽耽佼佹角箫急功好利晶艳据蒺刻版令饬领摄戮余麻酥糖门衡农家子批擣扑扇潜朗前准亲婣七槃丘赋企业形象若崩厥角伤风化上书稍后生硬沈恨使幕收摊双幅桃红妆讨练特科頽阳僞服微霜闲馆先令书小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