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形茅屋。《刘知远诸宫调·别三娘太原投事》:“团苞用草苫著,欲要烧毁全小可。”
“团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源与文献引用
该词出自金代《刘知远诸宫调·别三娘太原投事》:“团苞用草苫著,欲要烧毁全小可。” 此句意为“用草覆盖的圆形茅屋,若被烧毁也微不足道”,体现了其作为临时居所的朴素特性。
构词解析
文化背景
古代贫民或流民常以草苫搭建临时住所,“团苞”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具有社会历史研究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背景,可参考《刘知远诸宫调》相关研究。
《团苞》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成团的花苞”。表示花蕾尚未开放以及团结、集中的意象。
《团苞》的拆分部首为“艹”和“⺆”,其中“艹”是草字头部首,“⺆”是勾字头部首。
《团苞》的总笔画数为12画。
《团苞》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伐木》:“筑室甚固,刺股及躬,室家炰卢杞,言刺不容团苞。”引申意义来自于团结的象征,表示众人共同努力,团结一致。
《团苞》的繁体字为「團苞」
古时候《团苞》的汉字写法稍有不同,字形比较古朴,为“囯苞”。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也类似于此。
1. 花团锦簇,犹如一片团苞,美丽极了。
2. 在团苞的指导下,项目组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
组词可以有:团结、团队、团圆、苞藏。
近义词可以有:封闭、聚集、凝聚。
反义词可以有:散开、分散、分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