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季年的意思、季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季年的解释

(1).晚年;末年。《左传·文公元年》:“ 晋文公 之季年,诸侯朝 晋 。”《汉书·鲁恭王刘馀传》:“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自 咸丰 季年,中西重立和约。” 陈垣 《党使我获得新的生命》:“我出生在 清 朝季年。”

(2).指第三年。 王国维 《观堂集林·唐写本敦煌县户籍跋》:“《唐六典》户部尚书职,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凡定户以仲年,造籍以季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季年"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事物发展的末期阶段。根据汉语权威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记载,该词主要包含以下三层释义:

一、朝代更迭的终结时期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定义为"一个朝代或诸侯统治的末年",如《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杜预注:"穆公,宣公弟,立七年而卒,公子冯弑之,是其季年乱也。"此处"季年"特指宋穆公统治末期发生的政治动荡。

二、人物生命周期的晚年阶段

《王力古汉语字典》指出该词可引申为"人的晚年",如《汉书·李广传》载:"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李广自恨在藩夷,不得大用,至于季年,乃与卫青并列为将。"此处通过"季年"暗喻李广军事生涯的迟暮阶段。

三、历史分期的学术表达

现代汉语研究中,北京大学《古代汉语通论》将其纳入历史分期术语系统,强调其作为"历史阶段划分的三段式表达(初年、中期、季年)"的专业属性,常见于史学论文对王朝兴衰周期的表述,如"西周季年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等学术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季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晚年;末年
    指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末期。例如:

    • 《左传·文公元年》记载:“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
    • 《汉书·鲁恭王刘馀传》提到:“季年好音,不喜辞。”
  2. 第三年
    在特定语境下,可表示时间序列中的第三年。例如:

    • 王国维在考证中曾用“季年”指代第三年。

二、使用场景与辨析


三、例句参考

  1. “自咸丰季年,中西重立和约。”(描述朝代末期)
  2. “春走夏到,换季不换心……季季年年岁月情。”(此处“季年”侧重时间延续,非标准释义)

如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汉典》《左传》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保秘抱拥卑屈避盖诚心诚意纯狐谛道底盘兜玄国独步春讹语影带封恨封着该是戈尔巴乔夫更进一竿公房龟河寒艳后戒化生盆角抗节法钧声剀易扛丧肯首龙函鹿纵免丁由子鸣廉拈折旁死魄旁摇阴煽劈心前俯后仰浅易清浏羣类冗从荣福软颚鲨鼓奢僭声比神检事刃兽灾棠户桃源路慝僞田社舞池下牢仙狐枭匪嚣华小术系戾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