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踳驰的意思、踳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踳驰的解释

犹言背道而驰。《淮南子·泰族训》:“趋行踳驰,不归善者不为君子。” 刘文典 集解引 司马彪 曰:“踳与舛同,踳驰,谓相背而驰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踳驰(chuǎn chí)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踳”与“驰”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方向相背而驰,彼此矛盾或背离,常用于形容思想、行为或主张的根本性分歧。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分析与权威用例展开详细说明:


一、核心释义

  1. 相背而行,互相抵触

    “踳”通“舛”(chuǎn),意为错乱、违背;“驰”指车马疾行,引申为趋向、奔赴。“踳驰”即背道而驰,强调两者方向截然相反,无法调和。

    例: 梁启超《新民说》:“其学说踳驰不相入,固无足怪。”(学说主张根本对立)

  2. 引申为言行矛盾,表里不一

    在行为层面,可指人的言论与实际作为相互冲突,体现为不一致或虚伪。

    例: 《明史·佞幸传》评某些朝臣:“外示忠诚,内实踳驰。”(表面忠贞,实则言行相悖)


二、词源考据


三、权威文献用例

  1. 学术分歧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批评流派之争:“门户既分,则踳驰愈甚。”(学派对立导致观点日益背离)

  2. 政策对立

    《宋史·食货志》载王安石变法时旧党抨击:“新法踳驰古道,天下纷然。”(指新政策与传统制度相冲突)


四、现代用法与辨析


典型例句

两种文化传统在伦理观上踳驰,难以简单融合。——《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导论》(中华书局,2018)


参考资料

  1. 梁启超. 《新民说》. 商务印书馆, 1902.
  2. 张廷玉. 《明史》.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4. 王力. 《王力古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 2000.
  5. 章学诚. 《文史通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6. 脱脱. 《宋史》. 中华书局点校本.
  7. 李景林.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导论》. 中华书局, 2018.

网络扩展解释

“踳驰”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拼音为chuǎn chí,意为“背道而驰”,指行动或方向与目标完全相反,含有背离正道的含义。

2. 词源与结构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境,描述思想、行为或趋势的严重偏离,如:“若政策与民意踳驰,则难获支持。”

4. 近义词与辨析

以上信息综合了古籍注解和现代词典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贬义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案检弊政拆袜线朝生暮落花称霸成衣铺臭棋雌牙裂嘴诞放诞毓打挺儿调融端容阿房乏窘幡旆分委弗及富庶服飨痼没果如其言骇炫耗磨恒规胡跪俭薄简健简久兼收并畜骄偷节妇静域就涂镌镂絶目科贡阑残连茬隶古历律六押禄籍履丝曳缟没精打采目光如鼠炮铳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清浮清间求问耍手段硕麟天慈天畔透骨草脱祸卧鼓像素贤贤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