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rave] 雕刻;雕镂
雕镂。 晋 张华 《瓖材枕赋》:“不屑朱碧之饰助,不烦锥锋之鐫鏤。”
“镌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镌镂”读作juān lòu,字面意思为雕刻、雕镂,指用工具在物体表面精细刻画图案或文字。例如:“陕西出土的战国金兽饰件,雕琢精美,皆以镌镂”。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张华的《瓖材枕赋》:“不烦锥锋之镌镂”(),强调无需繁复工具即可完成雕刻,突显技艺高超。
现代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描述奖牌刻字:“镌刻着获奖者名字”。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参考,可查看、等来源。
镌镂(juān lòu)是一个中文词汇,既是名词,又是动词。作为名词时,它指的是在器物表面或平面上雕刻、刻划出各种花纹、图案的技法和结果。作为动词时,它表示使用雕刻工具在器物上进行雕刻、刻划的具体行为。
镌镂的拆分部首为金(jīn)和長(cháng),其中“金”指的是金属,象征着金刚之力,“長”是一个表形义的部首,意为长,表示距离。该词的笔画数为21划。
“镌镂”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是用于形容在金属器物上刻划花纹的技法,后来扩展到其他材料的雕刻中。这个词在字形上融合了金属部首和距离部首,在形象地描述了雕刻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和精力的特点。
在繁体中文中,镌镂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字形有所不同。例如,西汉末年的《说文解字》中,镌镂的字形是镊镂,其中“镊”和“镂”是合体字,表示刻划金属和雕刻成品的形态。
以下是一些关于“镌镂”的例句:
1. 这件传世之作经过巧手镌镂,形成了精美独特的图案。
2. 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镌镂这个瓷器,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他的技艺和用心。
3. 这幅山水画以其细致入微的镌镂手法让人叹为观止。
一些与“镌镂”相关的组词包括:雕刻、刻册、刻字、雕塑等。
一些与“镌镂”相近意思的词语有:雕琢、雕镂、雕琢。
反义词:平整、光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