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言微薄。《后汉书·周磐传》:“ 磐 居贫养母,俭薄不充。”《后汉书·陈忠传》:“ 衮 豫 蝗蝝滋生, 荆 扬 稻收俭薄。”《北齐书·武成十二王传》:“ 武平 末年, 仁邕 已下始得出外,供给俭薄,取充而已。” 宋 叶梦得 《石林家训》:“如是数月併归二婿奩具,亦不致俭薄。”
(2).犹言俭朴。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送终之制,务在俭薄。”《旧唐书·唐临传》:“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於待物。”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置封桩库》:“ 宋太祖 起自布衣,深悉民间疾苦,故平定诸国后,自奉俭薄,积左藏之餘,立封桩库。”
“俭薄”是汉语中一个复合形容词,由“俭”和“薄”两个语素构成。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来看,“俭”指节省、不浪费,如“俭省”“克勤克俭”;“薄”在此处取“轻微、少”之意,如“薄礼”“薄产”。二者组合后,“俭薄”整体表示“用度节俭微薄”,多用于描述物质条件贫乏但注重节制的生活方式。例如《后汉书·窦融传》中“奉养俭薄,赏赐狥达”即用此义。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出现于历史文献解读或文学语境,如“他出身俭薄之家,却以勤学改变命运”。从语义色彩看,“俭薄”不含贬义,反而隐含对朴素生活的肯定,与“奢靡”形成反义对照。其构词方式属于同义复用,符合古汉语中“俭”“薄”均可表匮乏的义项关联,如《说文解字》释“俭”为“约也”,《广雅》注“薄”为“微也”。
来源参考:
(注:以上典籍暂未提供网络公开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查阅纸质版及电子版)
“俭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指物质条件或供给的匮乏。例如:
强调生活作风的朴素,不追求奢华。例如:
“俭薄”既可形容物质条件的匮乏(如收入、供给不足),也可指代生活态度的节俭朴素。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可参考《后汉书》《抱朴子》等典籍。
八面圆通弁勇并轨唱声常尊插屏愁蹙怱次倒舞伎邓氏铜山端视独妇山对床夜语渡江二轮车方雷氏发展史肥茂飞煽耿耿于心攻发贡御狗后孤门过来人浩瀚恨海难填隍陴花凇慧门兼该健谈禁烟恪懃刳刀髺頭利名场令月淋津駡坐没方寸门封旁门歪道评介巧士羣有闰继三反贪媢嬥换岧直体虱头讫兔毛大伯唾视宪防相公堂子向时详言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