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消磨。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措大,裹赭衣,何所可忌,特是壮心不堪牢落,故耗磨之耳。”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盖其方刚之岁月,耗磨於忧患之中,虽有 管 乐 之才,无由以自达矣。”
(2).见“ 耗磨日 ”。
“耗磨”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由“耗”(消耗)和“磨”(磨损)组成,指事物因长期摩擦或使用导致损耗。如《艺苑卮言》中“壮心不堪牢落,故耗磨之耳”,体现时间或精力被逐渐消磨的意象。近义词包括“消磨”“磨损”,反义词如“增益”。
二、引申用法 可表达抽象层面的消耗,如明代刘大櫆所述“方刚之岁月,耗磨於忧患之中”,形容人的青春才能因困境逐渐消逝。现代多用于描述资源、时间的持续性消耗。
三、历史节俗意义 特指古代“耗磨日”,即正月十六日的禁忌节日。据唐代张说《耗磨日饮二首》记载,此日忌磨麦制茶,士人相聚饮酒,赵冬曦诗句“同醉俗中人”印证了饮酒避祸的习俗。
注:以上解析综合了《汉典》《艺苑卮言》等古籍及现代词典释义,完整文献可查阅、3、5等来源。
《耗磨》是一个动词词语,表示持续地消耗、磨损或慢慢削弱。它常用来描述时间、精力、体力等的消耗或者慢慢消磨倦怠。
《耗磨》由“而”、“石”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1。
《耗磨》这个词的来源较为简单,是由古代汉字“耗”和“磨”合并而成的。耗指消耗或使用;磨指磨损。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耗磨的意思。
在繁体中,耗磨的写法为「耗磨」,没有太大变化。
在古代,耗磨的写法相对简单,没有太多繁琐的笔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写法发生了变化。在古时候,耗字的写法为“耡”,磨字的写法为“莫”,表示用“耡”来代表“耗”,用“莫”来代表“磨”。
1. 他一直奋斗了很长的时间,精力逐渐被耗磨殆尽。
2. 这项工作对体力和精力的要求很高,长期从事会让你感到慢慢被耗磨。
3. 这段时间的工作量很大,不但会耗费你很多时间,也会让你精神上感到磨损。
耗尽、耗费、磨损、磨砺、消磨等。
消耗、削弱、损耗、耗损等。
恢复、强壮、补充、增长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