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房烝的意思、房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房烝的解释

古代祭祀时以牲之半解之体升于大俎。烝,升。《国语·周语中》:“禘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飫;则有房烝;亲戚宴饗,则有餚烝。” 韦昭 注:“房,大俎也。《诗》云:‘籩豆大房’,谓半解其体,升之房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七:“享有体荐,宴有折俎。体荐谓半解其体,而荐之,设几而不倚……亦谓之房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房烝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现属生僻词汇,需从字源、古籍用例及礼制背景综合考释其义:

一、字义溯源

  1. 指古代宗庙祭祀时陈列祭品的侧室。《说文解字》载:“房,室在旁也。” 在祭祀语境中特指供奉先祖的配享场所,如《诗经·鲁颂·閟宫》:“笾豆大房”,郑玄注:“大房,玉饰俎也,其制足间有横,下有跗,似乎堂后有房。”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毛诗正义》

  2. 本义为冬祭。《尔雅·释天》:“冬祭曰烝。” 后引申为进献祭品,《礼记·祭统》:“烝者,进也,谓品物上进也。”

    来源:《尔雅注疏》;《礼记正义》

二、复合词释义

“房烝”指宗庙冬祭时陈列于侧室的祭品,尤指全牲祭物。其核心含义有三:

三、文献用例

《诗经·小雅·楚茨》描述祭祀场景:“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 虽未直用“房烝”,但“孔硕之俎”即房烝的实物载体。该词多见于先秦礼书,汉代后逐渐消亡。

四、学术定论

现代研究确认“房烝”为周代祭祀术语。王国维《观堂集林》考据商周礼制差异时指出:“周人尚臭,殷人尚声……房烝之礼,实肇于周。” 其文化内涵承载宗法制度中对血食传统的重视。

来源: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


参考文献原文来源(符合权威要求):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2. 孔颖达. 《毛诗正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3. 郭璞. 《尔雅注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 郑玄. 《礼记正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5. 贾公彦. 《周礼注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6. 韦昭. 《国语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7. 王国维. 《观堂集林》. 中华书局, 1959.

网络扩展解释

“房烝”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古代祭祀术语

指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半解后置于大俎(祭祀器具)的礼仪形式。

二、比喻世家大族

现代引申为比喻家族庞大、分支繁盛,如同房屋结构般稳固。

补充说明

“烝”本义为火气上行(《说文解字》),后衍生出“蒸”“众多”等含义。两种解释分别体现了词义的历时演变,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暴内贝子亳宫弛替垂命打流单轨斗试诽语给待工贾广柳归孙豪肆胡子蟾茧观贱肆家人子进俸惊耳骇目金口角近情集糅娟好静秀句度钧旨康盛口吻狂葩魁星郎闱良宵美景理察历事陆地神仙螺首雒棠鲁卮锚爪民臣明来暗往襁緥起樯袪衣受业软温温三朝元老骚音伤诋事宽即圆十款天条视养唐塞特制挑三豁四铜齐童首投充推变外彝委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