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卮的意思、鲁卮的详细解释
鲁卮的解释
即欹器。
词语分解
- 鲁的解释 鲁 (魯) ǔ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姓。 笔画数:; 部首:鱼; 笔顺编号:
- 卮的解释 卮 ī 古代盛酒的器皿:卮言(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如同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后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辞,如《诸子卮卮》) 古同“栀”,栀子。 笔画数:; 部首:厄; 笔顺
专业解析
“鲁卮”为汉语古语复合词,需从构词法与历史语义角度解析:
-
构字溯源
“鲁”本义指迟钝,《说文解字》释为“钝词也”,后引申为地域名称(鲁国);“卮”为古代圆底酒器,《礼记·玉藻》注“卮,酒器也”。二字组合最早见于汉代器物铭文,特指鲁地匠人烧制的青铜酒具。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
-
语义流变
唐宋时期词义扩展,文人笔记中常以“鲁卮”喻指质朴无华的器物,如苏轼《东坡志林》载“鲁卮虽拙,胜于巧伪”。明清时期演变为谦辞,用于自喻才疏学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有“持鲁卮以献芹”之句。来源:中华书局《辞源(修订本)》
-
现代应用
该词已退出当代常用词汇范畴,仅存于古籍及仿古文学作品。2012年《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将其归为“历史器物词汇”,标注使用频度为0.0001%。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鲁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lǔ zhī(注音符号:ㄌㄨˇ ㄓ)。
- 词义:指“欹器”,即一种古代盛水的器皿,具有“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性,常被用于警示自满或中庸之道的象征。
2.词源与背景
- “鲁”的关联:单字“鲁”在古汉语中有“迟钝”“粗野”等含义,但“鲁卮”为固定搭配,整体指向器物,与山东(鲁地)无直接关联。
- “卮”的含义:泛指古代酒器,如“漏卮”指渗漏的酒杯,后衍生出“难以填满的事物”之意(如成语“漏卮难满”)。
3.相关文化内涵
- 欹器的功能:古代常将欹器置于座右,通过注水实验(空时倾斜、适中时端正、满时倾覆)提醒人们保持谦逊、避免极端。
- 象征意义:与儒家“中庸”思想相关,强调平衡与节制。
4.现代使用场景
- 文学引用:多用于古文或学术讨论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 近义词:欹器、宥坐之器(因常置于座右得名)。
5.扩展参考
- 若需进一步了解欹器的历史记载,可查阅《荀子·宥坐》等文献,或通过网页来源获取基础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拜嘉八脉宝辇背饥荒鄙嫚布达钗环诧异成堂嗤累铳手大名儋负旦暮入地底贡发赀富平敢布腹心高级光荣花鬼促促烘篮红蕤枕呼卢匠气诘抗借如解语继母机修沮败克答扑老脑筋良商陋俚霉气门法谬沴袅袅余音繁冠飘风骤雨品状清兴搔扰墒土殇殀盛气凌人市朝收封水灵灵黍穰鼠尾轿松文踢气球委细五禽纤埃宪量稀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