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历事的意思、历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历事的解释

明 代官吏实习制度。 明 初定制,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称“歷事”。实习凡三月,经考核,上等者报吏部候补,但须回监再学习一年,始正式授官。 清 初因承 明 制。《清史稿·选举志一》:“积分歷事之法,国初行之。监生坐监期满,拨歷部院练习政体。三月考勤,一年期满送廷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历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经历事务、处理具体事情。它强调通过实际参与和操作来积累经验或履行职责。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历(歷)

    • 本义:经过、经历。《说文解字》释为“过也”,引申为亲身实践或遍历。
    • 例如:“历练”指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 本义:事务、职务。《说文解字》释为“职也”,指具体的工作或事件。
    • 例如:“行事”指处理事务。

合成词“历事”即表示亲身经历并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


二、词典释义与用法

  1. 古代用法(明清制度)

    • 特指明代国子监生的实习制度。学生需到官府各部门实习政务,考核合格方可授官,称为“历事”。

      例:《明史·选举志》:“监生历事,各衙门以勤惰为考核。”

      (来源:《汉语大词典》

  2. 现代引申义

    • 泛指实践经历:指通过实际参与工作积累经验。

      例:“他历事多年,处事稳重。”

    • 强调过程性:侧重在事务处理中逐步成长。

      例:“历事愈多,见识愈广。”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收录“历事”词条,释义为“明代国子监生实习制度”,并扩展至实践经历含义。

    (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未单列“历事”,但“历”字条目下含“经历”“阅历”等近义词,支持其“实践”核心义。

    (来源:商务印书馆权威出版)

  3. 古代文献


四、语义关联词


“历事”一词兼具历史专指性与现代通用性:

网络扩展解释

“历事”是明代至清初实行的官吏实习制度,主要针对国子监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起源 明代初期规定,国子监生在完成一定年限的学习后,需分配到政府各部门进行政务实习,称为“历事”。这一制度旨在通过实践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

  2. 流程与考核

    • 实习期通常为三个月,结束后需通过考核。
    • 成绩优异者(上等)可上报吏部候补官职,但需返回国子监再学习一年才能正式授官。
  3. 延续与变革 清初沿袭了明代的历事制度,但具体实施中有所调整。例如《清史稿》记载,监生需在部院“练习政体”,一年期满后参加廷试。

补充说明:该制度体现了古代“学用结合”的教育理念,通过实习选拔实用型官员。需要注意的是,“历事”一词在部分文献中也可能泛指“经历的事件”,但此含义在历史制度语境下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摆设拜帖邦壤豹胎变机标目毕瓮侘傺陈谢赤白愁杀滀水逮鞫大解得适电焊颠溺发岁根牙盘错贯石国外汉书后福无量歡传绘真贾商积德锦帷九幽撅竖举重若轻开脸廓宁乐贤嫽嫽历劫刘陆龙瑙论点罗刹石庐冢旅憩緑石砚毛犀欧梅扒犁扑摸曲突移薪取信于民森布伤口省觉沈身失和事修潭陁煨烤韦裤布被污闻相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