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放浪的意思、放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放浪的解释

(1).放纵不受拘束。 晋 郭璞 《客傲》:“不恢心而形遗,不外累而智丧,无巖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 唐 吴筠 《高士咏·柏成子高》:“ 大禹 受禪让, 子高 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寅 耻不就,归家益放浪。”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三:“他早先对于她的印象,只以为是有点美好和聪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

(2).指行为不检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适 小红 送茶至, 韩 戏捻其腕, 红 微笑睨之曰:‘小娘甫出门,郎君便尔放浪耶!’”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仿佛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和姨太太的放浪多少有几分关系:几曾见戴了绿头巾的人会走好运的?”

(3).浪游;浪迹。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孤舟小於叶,放浪烟水间。”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赵牧》:“有俊才,负奇节,遂捨场屋,放浪人间。”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陶庄》:“每午餐后,必芒鞋竹笠,放浪於山巔水涯。” 郭沫若 《蒲剑集·关于屈原》:“其实‘放流’只是放浪, 屈原 被疏之后居于闲位,曾向四处游历过而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放浪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归纳为以下两个层面:

  1. 行为放纵,不受礼法约束

    该义项强调对传统规范或社会礼法的突破,常见于对自由精神的描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言行不受约束,恣意率性”。例如宋代苏轼《与范子丰书》中“放浪山水间”即体现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

  2. 漂泊无定,不拘行迹

    《汉语大词典》补充其含有“流浪、无固定居所”的引申义,如《晋书·王尼传》载“尼早丧妇,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放浪于江湖”,此语境中“放浪”兼具地理空间的流动性与精神层面的超然感。

该词在当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评论或人物品鉴,常与“不羁”“洒脱”等词形成语义关联,需结合具体语境辨析其褒贬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

“放浪”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放纵不受拘束,强调行为或性格上的自由不羁。该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客傲》:“无江湖而放浪”,后多用于描述超脱世俗约束的状态,如唐代吴筠诗中“放浪夫何求”。

二、引申含义

  1. 行为不检点
    清代《夜谭随录》和茅盾《子夜》中均用此词形容逾越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放浪耶”“姨太太的放浪”。
  2. 浪迹漂泊
    宋代陆游诗句“放浪烟水间”体现此义,指无固定居所的漫游生活。

三、文学与历史用例

四、近义与反义词

五、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评价性语境,可描述生活方式(如隐士超然物外)、行为态度(如蔑视礼教),也含贬义指轻浮举止(如情感不专)。


提示:该词具体褒贬需结合语境,古典文献中多含洒脱之意,现代用法更倾向中性或略带批判。

别人正在浏览...

案辨避朝变服卜工惨变册对楚樊错薪丁産滴羞蹀躞东吕乡方泽燔黍捭豚非鄙革灭归根结蒂骇叹海葬进退韵九方堙酒巵踘圃叩咨匡励连淫灵皇络绎茅社盟姊面巾纸命限磨砻底厉摸门儿凝聚前臂千条万绪三朝元老沙滤烧埋钱奢丽石发蓍卦收使树敦水陆斋梭服缩缩速尤甜丝丝田月听朝鸡瓦樽僞定稳笃笃相偏闲事嚣谤小律小夜曲下装喜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