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谙历数的人。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 李君 ﹞最深於五行书……星官历翁莫能与其校得失。” 宋 周必大 《青衣道人连日求诗为赋一首》:“亦知磨蝎直身宫,懒访星官与历翁。”
“历翁”是一个汉语词语,综合多部词典及文献的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历翁”指深谙历数(历法、天文推算)的人,常用来形容精通历法推算、天文知识的专家,多见于古代文献。
核心定义
词中“历”指历法、历数,“翁”是对年长男性的尊称,合称即“精通历法的长者”。例如唐代韩愈在墓志铭中提及“星官历翁莫能与其校得失”,将“历翁”与星官并列,凸显其历法造诣。
延伸含义
现代语境中,该词也可比喻历经沧桑、经验丰富的老人,表达对长者的敬重。但这种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宋代周必大诗句“懒访星官与历翁”,以及范成大“历翁欢喜劝椒杯”,均以“历翁”指代历法学者,体现其古代专业身份。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用法,可参考、7中的文献引证。
《历翁》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陈旧、过时的人或事物。
《历翁》由两个部首组成,它们分别是“厂”和“羽”。共有12个笔画。
《历翁》最早出现于《汉书·贾山传》:“汉贺至老有志于体数。其人历翁亦所尊宛,卒以奸故”。这里的“历翁”指的是一个古代人名。
繁体字为「曆翁」。
古代汉字中的历和翁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历的古字形为“厤”,表示刮骨疗伤的方法;翁的古字形为“翁”,表示老年男子。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引申出“陈旧、过时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1. 他的观点过于陈旧,完全是个历翁了。
2. 这部作品已经成为历翁,无法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历世、历代、历数、历年
陈旧、过时、老掉牙
时尚、新潮、新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