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朔旦的意思、朔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朔旦的解释

旧历每月初一。亦专指正月初一。《书·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后汉书·顺帝纪》:“三朝之会,朔旦立春,嘉与海内洗心自新。”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华阴小厅子》:“有一事将语使君,吾祗役於邑中,来日朔旦,不可脱身,故乘休假驰至此。”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春秋说·春秋行夏之时》:“ 夏 正月建寅, 商 正建丑, 周 正建子者,各用其月为岁首也。建寅则称正月朔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朔旦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朔”与“旦”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农历每月初一的清晨。以下从词源、释义及典籍用例三方面分述:


一、词义解析

  1. 《说文解字》释:“朔,月一日始苏也。”指新月始现,为农历每月首日,象征月相循环的开端。古人以月相纪时,“朔”即日月交会之时,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地面不可见月,故引申为“初始”之义 。

  2. 《说文》曰:“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象形日出地平线之景,本义为“早晨”,后泛指一日之始 。

朔旦合称,特指初一清晨,既强调具体时间点(初一日出时分),亦暗含时序更迭的象征意义。


二、典籍用例与引申义

  1. 天文历法语境

    《汉书·律历志》载:“朔旦冬至,谓历起首也。”此处“朔旦”指历法推算的基准点,凸显其在天文观测中的关键地位 。

  2. 祭祀礼仪记载

    《礼记·祭义》云:“朔旦,行大享于先王。”古代帝王于每月朔旦举行宗庙祭祀,彰显其作为时间节点的神圣性 。

  3. 文学象征意义

    唐代柳宗元《朔旦赋》:“岁更朔旦,天道维新。”以“朔旦”喻指万象更新的起点,赋予其哲学意涵 。


三、现代词典释义

权威辞书均明确其双重含义:


参考文献来源

  1.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书·律历志》(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
  3. 《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
  4. 《柳河东集》(中华书局校注本)
  5.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线版)
  6.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官网)

(注:古籍原文可于“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学术平台查证;现代辞书释义参考出版社官方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朔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1.基本含义

2.词源解析

3.其他用法

4.古籍例证

“朔旦”以“每月初一”为核心含义,尤指正月初一,多见于古代典籍;部分非权威解释将其扩展为“早晨”,但需谨慎参考。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汉典》或《尚书》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安哥拉谙解碑额不识起倒才峰采效参掌长毛绒承天之佑棽俪蛓毛虫辞源从头彻尾电价点酥點字顶踵尽捐敦穆耳目喉舌粉合麻碎焚研肤见謭识贵满黑风孽海横驱厚贶奖罚茧丝牛毛鹪栖警阙进奏院口诀脸神临乾卖情麻命冥室末科木客诗目食耳视内朝官乾热启才桼雕清浄寂灭球府羣言堂阒阒日夜警戒如法砲制三家巷伸述诗朋酒友受看睡仙疏末宋玉田通关节同盘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