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防洪渠的意思、防洪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防洪渠的解释

为防止洪水泛滥而开凿的水道。如:修防洪渠四千四百五十二道,可以浇地三万五千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防洪渠指为防御洪水灾害而人工开凿或修建的渠道工程,属于水利设施范畴。其核心功能在于疏导、蓄滞或拦截洪水,减轻河道压力,保护沿岸居民区、农田及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析:


一、词源与结构释义


二、核心功能特征

  1. 泄洪导流

    主渠道通过拓宽、加深设计,快速分流洪水至低洼蓄滞区或安全水域,防止漫溢成灾(水利部《防洪术语标准》GB/T 50095-2014)。

  2. 蓄滞削峰

    部分防洪渠配套调节水库或洼地蓄洪区,通过暂存洪水降低洪峰流量,缓解下游压力(《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防洪分册》)。

  3. 护岸固堤

    渠体常采用混凝土、砌石等加固边坡,防止水流冲刷导致溃堤,同时设置闸门控制流量(《工程水文学》教材,河海大学出版社)。


三、典型结构与组成


四、与自然河道的区别

特征 防洪渠 自然河道
形成方式 人工规划建造 自然地质演变
功能目标 单一防洪导向 综合生态与水文功能
断面形态 规则几何形状(梯形/矩形) 不规则自然形态
水流控制 闸门、堰坝人工调控 自然流动

来源说明:

由于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词典链接,以上释义综合参考以下权威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辞海》(网络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国家标准《防洪术语标准》GB/T 50095-2014
  4.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防洪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5. 《工程水文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6. 《水土保持工程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防洪渠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指为防止洪水泛滥而开凿的人工水道。以下是具体解析:

  1. 基本定义
    防洪渠由“防洪”(预防洪水灾害)和“渠”(人工开凿的水道)组成,字面意义为通过人工水道系统来抵御洪水侵袭。例如,中国部分地区曾通过修建数千条防洪渠,既缓解了洪涝风险,又能灌溉农田。

  2. 结构与功能

    • 水利设施属性:通常由沟渠、堤坝、排水口等构成,用于引导或储存洪水,降低对居民区和农田的威胁。
    • 多用途性:部分防洪渠兼具灌溉功能,如在干旱季节为农田提供水源。
  3. 延伸比喻意义
    在特定语境中,该词可比喻为“预防灾害或危机的系统性措施”,例如:“加强环保法规是生态保护的防洪渠”。但这一用法较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4. 实际应用案例
    如中国某地区曾修建4452条防洪渠,覆盖灌溉面积3.5万亩,体现了其工程规模与综合效益。

总结来说,防洪渠既是实体水利工程,又承载着防灾减灾的社会功能。如需更详细技术参数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水利专业文献或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烧畚挶扁桃表妹才緼鯧鯿荡子倒立悼息攧钱地榆放伐法人财产权風流債盖过哥伦布工粮公索骨干鼓妖还篆横天划价降路翦灭渐洳脚垫挍计金翅鸟惊事近午隽味狼狈不堪裂裂灵简柳子戏露红烟紫面茶溟鸿闹虚抢篱俏生生清愿曲盝沙府歃盟神奔食气水状元舒疾数命私隙四仙桌所子宿斋通呈突黑污累橡皮膏香薰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