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淇奥的意思、淇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淇奥的解释

亦作“ 淇澳 ”。1. 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奥,隈也。” 晋 左思 《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 明 张景 《飞丸记·发迹锄强》:“ 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 淇 奥 二水名。’《释文》《草木疏》曰:‘ 奥 亦水名。’ 刘昭 《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 。’”

(2).《诗·卫风·淇奥序》:“《淇奥》美 武公 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諫,以礼自防,故能入相於 周 。”旧时常用以称颂辅佐国政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 齐 聘於 卫 , 卫侯 享之。 北宫文子 赋《淇奥》。” 杜预 注:“言 宣子 有 武公 之德。”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寿过 磻溪 ,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 明 何景明 《栖凤亭》诗:“至今遗爱思 莱公 ,万古看诗想《淇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淇奥(qí y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源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本义与地理指向

    “淇”指淇水,即今河南省北部的淇河;“奥”通“隩”(yù),意为河流弯曲处。故“淇奥”字面指淇水岸边的弯曲地带。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卫风·淇奥》,开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描绘了淇水之滨竹林葱郁的景象。

  2. 《诗经》中的象征意义

    在《淇奥》一诗中,以淇水边的绿竹起兴,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比喻,赞颂君子端庄谦逊、学问精深的品德。后世因此将“淇奥”引申为修养深厚的贤德之士的代称,成为儒家文化中君子人格的经典意象。

  3. 权威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淇奥”有两层释义:

    • 地理概念:淇水曲岸(《诗·卫风·淇奥》)
    • 文化象征:借指品德学问卓越的贤者(例:宋·刘克庄《沁园春》“寿过磻溪,德如淇奥”)。

      《古代汉语词典》亦强调其“赞美有文采、有修养的君子”的引申义。

  4. 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语言使用中,“淇奥”主要出现于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及文化评论领域,用以喻指高尚品德或深厚学养。例如:“其风骨犹似淇奥之竹”即赞誉某人如《诗经》所咏的君子般德才兼备。


参考资料来源:

  1. 《诗经·卫风·淇奥》(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5. 国学网《诗经》释读库(www.guoxue.com
  6. 中华经典古籍库(www.ancientbooks.cn

网络扩展解释

“淇奥”是源自《诗经》的古典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1. 字面释义
    “淇”指淇水(今河南淇河),“奥”(音yù,同“隩”)指水岸弯曲处。因此,“淇奥”本义为淇水蜿蜒的河岸地带。如《诗经·卫风·淇奥》首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描绘了淇水岸边绿竹茂盛的景象。

  2. 《诗经》中的象征意义
    该诗以“淇奥”起兴,通过切磋琢磨玉石的过程(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君子修身进德的过程。诗中赞美了卫武公的品德,因此“淇奥”逐渐成为赞颂贤德君子的代称,如《左传》记载诸侯赋《淇奥》以喻贤臣。

  3. 读音与通假
    “奥”在此处读作yù,通“隩”,与常见读音ào不同。该读音在《诗经》注疏中明确标注,现代汉语词典亦沿用此音。

  4. 文化延伸

    • 植物意象:诗中“绿竹”或指具体植物(王刍、扁蓄),亦象征君子高洁品格。
    • 现代应用:部分语境中,“淇奥”被用于品牌、地名或人名,取其典雅意境,如河南淇县相关文化项目。
  5. 常见误读说明
    需注意与成语“淇奥”(qí ào,形容文章深奥)区分,后者为现代衍生用法,权威性较低,建议优先依据《诗经》原义理解。


“淇奥”既是地理概念,更是中华文化中“君子如玉”的精神符号,体现了古典文学中自然景观与人文品格的深度融合。

别人正在浏览...

安生班文儿保守派背子鲳鯸崇表酬诘串话从卫摧眉折腰大后方得其三昧对薄公堂多方面番户反天霏红甘荼高号稾人跪安诡图横夺龁吞滑步话仙角动量嗟诮劫争津埭拒逆快行緑鬓红顔临阵脱逃秘道批棰品择破産遣官绮罗人情不自已清眠确凿戎机荣渥如簧三春晖山囚剩菜圣僧什袭睡伏孙囡跳百索偷刻味欲文始物离乡贵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