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美的意思、敦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美的解释

敦厚美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释法镜》:“ 镜 为性敦美,以赏接为务,故道俗交知,莫不爱悦。”《元典章·刑部十五·问事》:“如此不惟政教休明,庶见伦俗敦美。”亦指使敦厚美善。《元典章·刑部四·杀卑幼》:“非惟丁口增添,抑且敦美风化,实非小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敦美”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见于古代文献和典雅表达中,其含义可从字义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理解:


一、字义解析

  1. “敦”的本义

    指厚重、质朴、诚恳。《说文解字》释“敦”为“怒也,诋也”,后引申为厚道、笃实。如《礼记·曲礼上》有“敦善行而不怠”,强调品性的醇厚。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整理本。

  2. “美”的本义

    指形貌佳或德行善。《说文解字》称“美,甘也”,本义与味觉相关,后扩展为一切美好特质。如《论语》“里仁为美”即强调道德之美。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


二、合成词“敦美”的释义

“敦美”为并列结构,融合“敦厚”与“美善”双重内涵,形容品性淳厚而美好,多用于赞誉人的内在修养或艺术风格的古朴雅正。


三、文献用例与语境

  1. 品评人物

    《世说新语·赏誉》载魏晋时人评语:“王敦……风韵敦美”,指其风度庄重雅致。

    来源: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校注本。

  2. 艺术审美

    清代书画评论中常用“笔意敦美”形容线条浑厚而不失韵致的风格,如龚贤《画诀》论用墨“敦美而无浮气”。

    来源:龚贤《画诀》,收录于《中国书画全书》。


四、现代使用与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敦美”属书面雅语,常见于文化评论或历史研究,如:

“汉代石刻艺术兼具雄浑之力与敦美之气。”(《中国美术史纲》)

其核心仍围绕质朴与美善的统一,强调内在质地与外在表现的和谐。

综合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敦美”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ūn měi(注音:ㄉㄨㄣ ㄇㄟˇ),其核心含义为敦厚美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 基本释义
    指品性、风俗等兼具敦厚与美好的特质。例如《元典章》中提到“敦美风化”,即通过教化使社会风气淳朴良善。

  2. 字义分解

    • 敦:本义为厚重、诚恳,引申为培养、促进(如提到“敦促、加强”的引申义,但需注意该解释权威性较低)。
    • 美:指美好、优良的品质或状态。
  3. 文献引证

    •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以“敦美”形容人物品性:“镜为性敦美,以赏接为务,故道俗交知,莫不爱悦。”
    • 《元典章》中强调通过政策“敦美”社会风俗,如“庶见伦俗敦美”。
  4.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个人修养(如性格敦厚善良)或社会教化(如促进和谐民风),常见于古典文献,现代使用较少。

  5. 补充说明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敦美”引申为“通过培养达到美好状态”,可视为对字面义的扩展解读,但需谨慎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半阴阳本年边郭碧芬傪悴草戚劖刀彻鉴出海耽搁大麯定盘针鼎兴法教房舍凤尾草赋粟浮炭盖弓公道晷曜滚雪球骨窍骇慌还师海蟹化度皇政缓慢简傲绝俗机庭垦发困知勉行镴焊狼崽猎逐漓漓怒发劈嗒拍嗒披沙切礉邛邮鹊验三微陕塞蛥蚗勝談盛养深渥社壝趿拉儿堂报贪幸廷质蹄囓通关望邻小巫见大巫谢暑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