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厚美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释法镜》:“ 镜 为性敦美,以赏接为务,故道俗交知,莫不爱悦。”《元典章·刑部十五·问事》:“如此不惟政教休明,庶见伦俗敦美。”亦指使敦厚美善。《元典章·刑部四·杀卑幼》:“非惟丁口增添,抑且敦美风化,实非小补。”
“敦美”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ūn měi(注音:ㄉㄨㄣ ㄇㄟˇ),其核心含义为敦厚美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基本释义
指品性、风俗等兼具敦厚与美好的特质。例如《元典章》中提到“敦美风化”,即通过教化使社会风气淳朴良善。
字义分解
文献引证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个人修养(如性格敦厚善良)或社会教化(如促进和谐民风),常见于古典文献,现代使用较少。
补充说明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敦美”引申为“通过培养达到美好状态”,可视为对字面义的扩展解读,但需谨慎参考。
《敦美》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对人品德或外貌的赞美,也可以指善良美好的品质。它代表着对人们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尊重与赞扬。
《敦美》这个词可以根据其字形进行拆分,它的部首是“攵”(㔾),表示手或打字,拼音为pū。它的笔画数为9画。
《敦美》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一句话:“敦敦于义,美心无亏。”这句话中的“敦敦于义”和“美心无亏”合并而成了“敦美”。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敦美」。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变革。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写法为「惇美」。而在《说文解字》中,它的写法为「敦」和「美」。
1.他是一个德才兼备、敦美有加的人。
2.她的敦美令人钦佩,人们都愿意与她交朋友。
敦厚、美好、美德、美丽、美貌
端庄、和睦、善良、慈善、美满
污浊、丑陋、恶劣、糟糕、丑恶
百雷百死奔播璧带比儿璧回不撑达柴灶超妙焯烁辞疾窜责淡沲登历鲽离鹣背东箭堆纱耳熏目染反身愤薄奋髯浮沤钉副食庚癸之呼关张好大喜功衡纪化益加爵椒阿靖郭氏军书裾状下摆口兵率成明视内记室鸟喙泼寒胡幧头侨资清介有守亲飨七姊妹取路散官烧眼舍间申延嘶噪颂德歌功弹簧锁讨逆特知天发神谶碑提词通允五禅侮谩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