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协助处理文书的婢女。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唐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家青衣 红綫 者善弹阮咸,又通经史, 嵩 乃俾掌其牋表,号曰内记室。”
“内记室”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核心定义
“内记室”指协助处理文书的婢女,特指唐代官员薛嵩家中一位名为红线的婢女。她因擅长弹奏阮咸乐器、通晓经史,被委任管理笺表文书,故得此称号。
词源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袁郊的传奇小说《甘泽谣·红线》,记载潞州节度使薛嵩的家婢红线因才能出众,被赋予文书职责的历史故事。
部分资料提到“内记室”可引申为形容记忆力强或内心储存记忆的能力(如、2),但这一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对词义的扩展或误用。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描述古代婢女的特殊职能,现代语境下较少使用。若用于比喻记忆力,需结合上下文明确其引申义。
《内记室》是一个成语,意为内部或内政事务的记录室。其中,“内”表示内部或内政,“记”表示记录,“室”表示屋子、处所。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内(部首:入,笔画:2) 记(部首:言,笔画:7) 室(部首:宀,笔画:9)
《内记室》这个成语最早出自《红楼梦》中贾府的管理制度。在贾家内部,有一个专门负责记录内政事务的地方,称为“内记室”。繁体写法为「內記室」。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内记室》的字形略有不同。例如,《内》可以使用「內」,《记》可以使用「紀」,《室》可以使用「宀士」。
1. 他是公司内记室的负责人,每天都要记录重要会议的内容。
2. 在古代,宫廷中有一间特殊的室内,就是专门用来记载帝王内政的内记室。
组词:内政、记载、记录
近义词:内政室、档案室
反义词:外务、外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