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确论。确切的评论。《汉书·董仲舒传赞》:“至 向 曾孙 龚 ,篤论君子也,以 歆 之言为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 文帝 以位尊减才, 思王 以势窘益价,未为篤论也。”《明史·食货志一》:“‘其盛也,本於休养生息,其衰也,由土木兵戎’,殆篤论云。”《清史稿·刑法志二》:“ 北魏 崔挺 尝曰‘一人有罪,延及闔门,则 司马牛 受 桓魋 之罚, 柳下惠 膺 盗跖 之诛,不亦哀哉’,其言皆篤论也。”
“笃论”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真实可信、论证严密的观点或评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由“笃”(真实、坚定)和“论”(论述、论证)组成,表示言辞可信、逻辑严密的观点,强调论述的权威性和深刻性。
详细解释与用法
常用于形容经过严谨推敲、有事实依据的评论。例如:
古籍出处与示例
该词多见于历史典籍,如:
近义与反义
现代应用
多用于学术讨论或正式场合,形容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的观点。例如:“这篇论文引证翔实,堪称笃论。”
“笃论”融合了“真实”与“严密”的双重含义,既是古代文论术语,也适用于现代严谨的学术表达。
《笃论》是一个汉字词语,含有正直礼貌、真实不做作的意思。来源于古代文献和语境中的运用。
《笃论》的部首是竹,共有13个笔画。
在繁体汉字中,《笃论》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据古代文献记载,《笃论》在古时候的书写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字形与现代汉字相似。
他的笃论言行一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组词:笃行(诚实行为)、笃实(真实可信)、笃厚(真挚厚道)
近义词:真诚、坦率、正直
反义词:虚伪、做作、欺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