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绳的意思、司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绳的解释

(1).负责颁行法令。 南朝 宋 谢庄 《宋明堂歌·歌黄帝》:“履建宅中寓,司绳御四方。裁化偏寒燠,布政周炎凉。”

(2).主持纠察的官员。 明 何景明 《何子·用直》:“故直节之士,邦之司绳而国之强御也。故司绳不得职,则邪枉行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司绳”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负责颁行法令
    源自南朝宋谢庄《宋明堂歌·歌黄帝》中“司绳御四方”的记载,指官吏掌管法律条文的颁布与执行。
  2. 主持纠察的官员
    明代何景明在《何子·用直》中提到“邦之司绳而国之强御”,此处指负责监察、纠正政务的官职。

二、词源与象征意义

三、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籍或历史文献,如谢庄诗句描述黄帝以法令治理四方,体现其政治职能;何景明则强调监察官员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该词兼具“立法执行”与“监察管理”双重内涵,常见于描述古代官职或权力体系,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史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司绳》

《司绳》(sī shéng)是一个汉字词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司绳》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司”为右手部首,“绳”为组织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1划。

来源

《司绳》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在古代,绳子是用来束缚罪犯、囚禁等的工具,司绳则是指执行者、负责捆绑和处理罪犯的人。

繁体

在繁体字中,司绳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司绳的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明显差异。

例句

1. 法庭上,他是一位正直的司绳,严格执行法律。

2. 古代的司绳有着重要的执行职责,确保社会秩序的维持。

组词

司绳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词组,例如:

1. 司绳者:指执行司绳职责的人。

2. 司绳权:指司绳的执行权力或职责。

3. 司绳之任:指执法者的职责和责任。

近义词

与司绳意义相近的词汇有:

1. 律师:职责是为客户提供法律建议和代表。

2. 法官:负责裁决案件和执行法律。

3. 执法人员:负责执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人。

反义词

与司绳意义相反的词汇有:

1. 罪犯:违反法律并被判罪的人。

2. 逃犯:逃离法律制裁的犯罪嫌疑人。

3. 犯罪: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