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赊迟的意思、赊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赊迟的解释

延缓;拖延。 晋 陶潜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晋书·郗鉴传》:“若此计不从,使当顿兵 河 济 ,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赊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赊迟(shē chí)表示延缓、拖延,多用于描述时间或行动的推迟。该词由“赊”(延期、遥远)和“迟”(缓慢)组合而成,强调因客观条件或主观策略需要而延后。


字义分解

  1. 赊(shē):
    原指买卖时延期收付款项,引申为时间或空间上的遥远(如“万里休言道路赊”)。
  2. 迟(chí):
    表示缓慢、滞后(如“迟缓”“事不宜迟”)。
    两字结合后,整体含义偏向“因长远考量而主动延缓”。

文献用例

  1. 晋代陶潜《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 描述等待秋收的漫长过程,体现时间上的延缓。
  2. 《晋书·郗鉴传》:
    “虽如赊迟,终亦济克。”
    → 指军事行动因物资筹备而推迟,但最终成功。
  3. 《资治通鉴》:
    “控引漕运,俟资储充备……虽如赊迟,然期於成功而已。”
    → 强调为保障后勤而延缓行动的策略性。

近义词与语境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用例和权威词典定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陶渊明集》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赊迟

赊迟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赤并手,共7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在繁体字中,赊迟的写法为賒遲。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赊迟的形状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赊的写法为赤手,表示了财务上的延期付款。而迟则是由辶部与耳部组成,辶部表示行走,耳部则表示了时间的长久流逝,因此迟的意思引申为延后。

下面是一些关于赊迟的例句:

1. 我赊了1000元给他,他答应下个月还。

2. 请你把付款日期赊迟一周。

3. 他一再赊延付款期限,让客户对他的信用产生了质疑。

与赊迟相关的一些组词有:

1. 赊账:指延期付款的欠帐。

2. 赊购:指购物时选择延期付款的方式。

3. 迟延:指延迟或推迟行动或事件。

4. 提前:与迟延相反,意为提前进行某事。

5. 及时:意为准时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事。

总而言之,赊迟是一个形容财务上延期付款和行动上的迟延的词语。通过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发现它的来源和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在繁体中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