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的意思、斐济的详细解释
斐济的解释
大洋洲岛国。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183万平方千米。人口784万(1994年)。首都苏瓦。主要岛屿为火山岛。属热带海洋气候。种植甘蔗。制糖业和旅游业为两大经济部门。
词语分解
- 斐的解释 斐 ē 有文彩的:斐然(a.有文彩的样子,如“斐斐成章”;b.显著,如“成绩斐斐”)。 笔画数:; 部首:文; 笔顺编号:
- 济的解释 济 (濟) ì 渡,过河:同舟共济。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补益:无济于事。 济 (濟) ǐ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濟) 笔画数:;
专业解析
斐济(Fiji)是位于西南太平洋的群岛国家,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约106个岛屿长期有人居住。其名称源于汤加语“Viti”(意为“东方”)和萨摩亚语“Fisi”(意为“棕榈树”)的结合演变,最早由欧洲探险家记录为“Fiji”并沿用至今。
从地理学角度,斐济地处南纬15°至22°、东经174°至178°之间,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拥有丰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火山地貌特征。根据《世界地理大辞典》,斐济陆地面积约1.83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面积达129万平方公里,是太平洋岛国中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
在政治体制方面,斐济为议会共和制国家,1970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年鉴》,斐济经济以旅游业、制糖业和渔业为支柱,其货币为斐济元(FJD),2023年人均GDP约6380美元。
文化层面,斐济融合了美拉尼西亚传统、印度移民文化及欧洲殖民遗产,代表性风俗包括“卡瓦仪式”(饮用胡椒科植物饮品)和“米克舞”(战舞)。《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收录了斐济的莱武卡历史港口遗址,印证其19世纪殖民贸易史。
生态环境上,斐济被誉为“全球软珊瑚之都”,拥有塔韦乌尼岛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越点等独特自然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斐济约30%海域已划为海洋保护区,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
网络扩展解释
斐济(Fiji)是一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其名称源自汤加语中的“Viti”,后演变为斐济语的“Viti”,最终以英语音译为“Fiji”。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解释及相关国家信息:
1.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斐济位于南太平洋中心,介于瓦努阿图以东、汤加以西、图瓦卢以南,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有人居住。主要岛屿包括维提岛(Viti Levu)和瓦努阿岛(Vanua Levu)。
- 独特时区:180度经线贯穿斐济,使其成为世界上既是最东也是最西的国家。
2.历史沿革
- 早期历史:斐济群岛的起源可追溯至3000年前的古代斐济人。
- 殖民与独立:187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70年10月10日独立并加入英联邦。1987年政变后脱离英联邦,2009年正式定国名为“斐济共和国”。
3.自然与经济
- 资源与气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30℃。拥有丰富的渔业、森林资源及金、银、铜等矿藏。
- 经济支柱:制糖业和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核心产业,旅游业尤其依赖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潜水资源。
4.社会与文化
- 人口构成:总人口约88.5万(2023年数据),以斐济族(56.8%)和印度族(37.5%)为主,华人华侨约8000人。
- 语言与宗教: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主要宗教为基督教(53%)、印度教(38%)和伊斯兰教(8%)。
5.其他特点
- 国际地位: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之一。
- 中文发音:斐济的普通话读音为“fěi jì”。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参考权威来源如、3、6等。
别人正在浏览...
不绝若线材头岑岭长箔春王园翠尊村筋大后日鬄发垛草扼襟控咽冯夷感怒给扶官酒古礼后手不接胡梯界疆景山九驷极治临邛涤器礼谒虏庭露形率躁冥期念想配件平步青云气岸其次清早上秦嬴穹汉取累攘畧日有万机软翁鞋如次颯遝伤勇沙蒸圣统石钵水摸私酿诵弦窣磕俗念掏漉田漏铜兽頽景无楗无心草小河小小子下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