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觳束的意思、觳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觳束的解释

同“ 觳觫 ”。 郭沫若 《为多灾多难的人民而痛哭·哭博古》诗:“不仅汉奸 * 魑魅罔两在你面前觳束,似乎谁都感觉着你是一把脱鞘的宝剑,寒光摇动群星。” 郭沫若 《我的作诗经过》:“我自己是受惯了冷害的人,大约冷的免疫性是已经有了的,虽然时而仍不免其觳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觳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含义
    “觳束”读作hú shù,与“觳觫”(hú sù)同义,表示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例如郭沫若在诗作中写道:“不仅汉奸国贼魑魅罔两在你面前觳束”(《为多灾多难的人民而痛哭·哭博古》),此处“觳束”即形容因畏惧而发抖的状态。

  2. 词源与用法

    •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
    • 郭沫若在另一作品《我的作诗经过》中也提到“时而仍不免其觳束”,进一步印证其表“战栗”的用法。
  3. 相关成语与词语
    与“觳束”相关的成语包括“悬兵束马”“束手缚脚”“卷甲束兵”等,均含约束、紧张或受限的意象。

建议:若需表达“因恐惧发抖”之意,现代汉语中更常用“觳觫”或“战栗”。“觳束”因罕见且权威性存疑(参考来源权威性较低),建议谨慎使用,优先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觳束的意思

《觳束》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意思是揪住,扭住,紧紧抓住,不放松。

拆分部首和笔画

《觳束》的部首是手部,拆分为“手”和“束”两个部分。

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觳束》起源于古代的汉字演变过程中,最早出现在《康熙字典》中。其字形就像是一只手揪住了一束东西,象征着紧紧抓住不放松的意义。

繁体

繁体字为「觳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觳束的字形稍有不同。手的画法更加生动,束的部分有时会写成「⺈」。

例句

1. 他觳束住小偷,不让他逃跑。

2. 这个问题让我觳束不住,挤占了我所有的时间。

组词

打觳束、觳束不舍、紧觳束敌

近义词

紧抓、死死揪住、紧紧抓住

反义词

松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