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妪的意思、酒妪的详细解释
酒妪的解释
酒家老妇。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沽酒老嫗瓮注瓨,屠儿割肉与秤同。” 唐 皇甫松 《大隐赋》:“遇茅狗之迎酒嫗,逢木羊之随 葛由 。”
词语分解
- 酒的解释 酒 ǔ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 * 。茅台酒。酒浆。 笔画数:; 部首:酉; 笔顺编号:
- 妪的解释 妪 (嫗) ù 年老的女人:老妪。翁妪。 笔画数:; 部首: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酒妪是汉语中对老年卖酒或酿酒女性的特定称谓,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础释义
指以酿酒或卖酒为业的老年妇女。其中“酒”指酒类饮品,“妪”特指年老女性(《汉语大词典》第10卷,1992)。该词隐含职业属性与年龄特征,常见于古代市井生活描述。
二、文化内涵
在文学作品中常作为市井文化的象征符号,承载两种意象:
- 底层劳动群体:如白居易《咏酒妪》中“白发茅檐下,酤酒换糠秕”描绘其清贫形象(《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八)。
- 民间智慧载体:话本小说中酒妪多具察言观色之能,如《警世通言》中为男女传信的卖酒婆。
三、权威出处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明确释义为“卖酒的老妇”。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标注其出现于唐宋市井文献,属职业称谓词。
- 《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指出酒妪是唐代“坊市制”下常见的女性职业者,多见于酒肆、驿馆周边。
文献详参:
- 《汉语大词典》第10卷 P.321
- 白居易《咏酒妪》详见《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 宋代市井职业研究见《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第四章
网络扩展解释
“酒妪”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指酒家老妇,即卖酒或经营酒馆的年长女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由“酒”(指酒类)和“妪”(年老女性)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卖酒的老妇人”。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多用于描述市井中从事酒业经营的老年女性角色。
-
文献例证
- 北魏《洛阳伽蓝记》提到:“沽酒老妪瓮注瓨,屠儿割肉与秤同。”此处“酒妪”与屠夫并列,体现市井生活场景。
- 唐代皇甫松《大隐赋》中:“遇茅狗之迎酒妪,逢木羊之随葛由。”通过酒妪形象烘托隐逸氛围。
-
语言特点
该词属于偏正结构,语义直白,但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本或文学创作中。
拓展信息
- 近义词:酒媪、酒母(均指卖酒女性,但“酒母”亦可指酒曲)。
- 反义词:无直接对应词,可依语境对比“酒客”“酒保”等角色。
“酒妪”是古代对酒馆老年女性的特定称谓,反映市井文化与社会分工。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献背景,可参考《洛阳伽蓝记》及唐代赋文。
别人正在浏览...
薄馔八颂布饮禅杖伧攘冲让重身春明春饧诞毓单舟悼愓逗笑儿端艳飞边负乡蛤精疾关老爷钴鉧潭黑绳龢暖火酒骄景津达究细儿絶衆剧秦美新缂绣蝰蛇狼孩粮石列趄陵波立业安邦露香芦芽命圭民所宁靖鸥情碰球平场七肥八瘦秦诏版人功少相勝絶盛载生猪讼阁松文纸夙夕渟潆五斗米师吴娃越艳闲管萧爽硝烟协风淅冽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