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military office] 军府
军府;幕府。《北史·崔伯谦传》:“ 文襄 将之 晋阳 ,劳之曰:‘卿骋足 瀛 部,已著康歌。督府务总,是用相授。’” 宋 曾巩 《寄郓州邵资政》诗:“督府恩容久,芳笺讯问频。”
“督府”是古代中国官制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督府”指由中央政府委派、负责监督或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员或机构。其核心职能包括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及调解地方纠纷。
早期军事属性
唐代以前,“督府”常指军府或幕府,如《北史》记载的“督府务总”及宋代曾巩诗中“督府恩容久”,均体现其军事管理职能。
明清时期的行政中枢
清代“督府制”发展成熟,成为地方军政核心。例如直隶总督府(今河北保定)作为九大总督驻地之一,统管直隶地区军政要务,参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重大事件决策。此时督府权力高度集中,甚至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近代军阀割据埋下伏笔。
与唐代制度的区别
唐代边疆设“都督府”负责军事防御,而“都护府”则兼具行政与边防职能,两者地位高于专管少数民族的“羁縻府州”。
该词也用于比喻权威管理机构或个人,如“部门主任如督府般监督工作”。
督府制度体现了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尤其在清朝,通过“督府同城分治”等设计强化控制,但也因权力矛盾影响政令执行。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如直隶总督府历任官员),可参考、10的详细历史记录。
安席鮁鮁班荆馆波罗奢花参附差度长生不死称谈程朱学派丑态触祸村胄单间道职反省撼雷哄拥还淳返朴回身绘绚罽车羁鸿机幕讥谑濬池旷略苦行僧寮位埒名凌藉李叔同流向龙图老子卖男鬻女马融帐密白名实不副南阳西鄂破例遣嫁敲锣打鼓清茂七事器韵曲录床忍耻含羞认影迷头镕鉴鋭气圣母帖尸官霜柯私短所归所之台郎獭祭鱼我武惟扬无町畦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