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端委的意思、端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端委的解释

(1).古代礼服。《左传·昭公元年》:“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 杜预 注:“端委,礼衣。”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礼衣端正无杀,故曰端;文德之衣尚褒长,故曰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 问 谢鯤 :‘君自谓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準则,则臣不如 亮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2).始末;底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西行见峰顶洞门西坠处,危峡孤悬,下有长垣环之,仰眺不得端委,则藩府别圃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媪益疑,具言端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端委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本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古代礼服制度

指周代的玄端礼服和委貌冠,是贵族在重大典礼中的正式着装。《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注明确记载:“端委,礼衣也。” 具体包含:

  1. “端”:即玄端,一种黑色、宽袖直裾的上衣,象征端正庄重。
  2. “委”:指委貌冠,一种以黑色丝帛制成的礼冠,与玄端配套使用。

    此装束用于祭祀、朝聘等仪式,体现礼制规范(如《春秋穀梁传·僖公三年》载“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

二、引申义:仪态与行为

由礼服引申为庄重严谨的仪容举止,后进一步扩展为秉持礼法、主持事务的行为:

  1. 仪容庄重

    《资治通鉴·宋纪》胡三省注:“端委,朝服也,言其举止措置有方。” 形容人仪态端正,举止合礼。

  2. 秉持礼法

    《宋书·武帝纪》载刘裕“以身范物,先以威禁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端委朝堂”,指以礼法整肃朝纲。

  3. 主持事务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释:“端委以治事,犹言奉法理事”,如《晋书·王湛传》称王承“清虚寡欲,端委政事”。

三、文化意涵

“端委”凝结了古代礼制文化的核心精神:

结论

“端委”从具体礼服制度(名词),演变为对仪态庄重(形容词)与主持礼法(动词)的概括,贯穿其中的是对“礼”的尊崇与实践。其释义需结合古代服饰制度、礼制文化及文献用例综合理解。


注: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及经典古籍注疏,核心文献包括《左传》《后汉书》《资治通鉴》等,释义均标注原始出处以溯本源。

网络扩展解释

“端委”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主要释义及来源分析:

一、古代礼服

指古代官员在正式场合穿着的礼衣,特点是衣身端正且下摆宽长。此义项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

“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
杜预注:“端委,礼衣。”

二、始末或底细

引申为事情的原委、详细经过。例如:

三、现代延伸用法

个别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形容“气度高尚,行为正直”,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见明确出处,可能是现代引申义,需谨慎使用。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挨满暗洞洞裨衣布告槎客抽裂簇蚕悴憏雕刻低留答腊兜术天对襟風痺凤毛龙甲羵首负阙蝮蛇螫手﹐壮士解腕伏阴关闸国财胡吣交盘矜惰精刚极恶不赦举主惏悷撂蹶子烈祖丽硕流离遇合麦行幔帷没成捆密白蟠蛰骈郁铺持巧诈不如拙诚清嘉起起肉玃肉刑软腭三胞胎三魂七魄失入枢幄遬濮缩砂密偷青旺茂晚兴危臲畏语乌拉尔山脉武廕显象管虾眼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