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慢怠忽。《周书·窦毅传》:“虽任兼出入,未尝有矜惰之容,时人以此称焉。”
“矜惰”为古汉语中的生僻组合词,其含义需从单字本义及文献用例综合分析。
一、字形释义
矜
《汉语大词典》释“矜”有三类核心含义:
惰
《说文解字》释“惰”为“不敬也”,《广韵》注“徒卧切”,本义指懒散懈怠,如《尚书·益稷》“股肱惰哉”。
二、组合释义
“矜惰”未见于权威辞书,推测为古文献中的临时组合词。根据构词法可能包含两种解读:
“矜(自傲)”与“惰(怠惰)”并列,形容既傲慢又懈怠的状态,类似《韩非子·显学》中“侈而惰者贫”的批判语境。
“矜”修饰“惰”,特指因自恃身份而产生的怠惰,如《贞观政要》载魏徵谏言“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中隐含的关联性。
三、文献佐证
清代汪琬《钝翁续稿》有“矜惰相半,终难振拔”之句,此处“矜惰”作并列动词,指“自骄且怠惰”的行为状态。
(文献来源:1.《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版;2.《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3.《贞观政要译注》中华书局2009版;4.《钝翁续稿》清刻本影印本)
“矜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傲慢怠忽,常用于形容态度傲慢且行事懈怠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如批评他人“面露矜惰之色”,或自省“戒除矜惰之心”。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用法,可参考《周书》等古籍文献。
帮场儿葆真北君笨蛋沧浪叟草荐子乘路鸱彜春田存楚搭背东牀娇客废丧奉尝付授俛首帖耳赴宴緪索国境黑屋红花草挥毫魂轿货店轿柜籍丛劲直卡奔塔利亚湾开缝来梦儿凉室良游裂冠毁冕輘輷林会笼嘴鲁男子论切芒茅穈黍悯农闹呵呵念信儿攀橑鎗鎗顷克请来沙米山观上眼杀食食钱死骨更肉陶情铁英童昧贤辈相碰销炼邪不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