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蹶子的意思、撂蹶子的详细解释
撂蹶子的解释
骡马乱踢后脚。喻人着急时的莽撞行动。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她颇得用点心思才能拢得住这个急了也会撂蹶子的大人,或是大东西。”
词语分解
- 撂的解释 撂 à 放,搁:他撂下饭碗走了。 弄倒:撂跤。手一使劲,就把他撂倒了。 丢,抛弃:撂荒。撂挑子。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蹶子的解释 指马、驴等向后踢腿尥蹶子详细解释骡、马等用后腿向后踢叫尥蹶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马十分跳跃,不提防,一个蹶子,把一位少年客的腿踢了一下。” 梁斌 《播火记》十:“黑乌头大叫驴勾里,大车一进村
专业解析
"撂蹶子"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尤其在北方地区使用较多,其含义丰富且形象生动,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
字面本义(牲畜行为):
指骡、马、驴等牲畜在受到惊吓、刺激或不满时,突然尥起后腿向后踢蹬的动作。这是一种动物本能的防御或反抗行为。
- 示例: "这匹马性子烈,生人靠近容易撂蹶子。" (意指马会尥蹶子踢人)
- 文献依据: 该释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有明确记载,描述为"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
比喻引申义(人的行为):
这是更常用的含义,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
- a) 发脾气、闹情绪、使性子: 指人突然、任性地发脾气,不顾场合或他人感受地闹别扭、甩脸子。
- 示例: "领导刚批评他两句,他就撂蹶子不干了。" (意指他立刻闹脾气甩手不干)
- b) 甩手不干、摞挑子: 指在承担任务或责任时,因为不满、生气或任性,突然放弃职责,撒手不管。
- 示例: "项目到了关键时刻,他居然撂蹶子走人了。" (意指他关键时刻不负责任地放弃工作)
- 文献依据: 《汉语大词典》收录了此词的比喻用法,释义为"比喻人发脾气,不合作或甩手不干"。此用法也常见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用以描绘人物任性的反抗行为。
总结来说,"撂蹶子"的核心意象源于牲畜尥蹶子的反抗动作,用于形容人时,生动地描绘了两种情形:一是突然、任性地发脾气、闹情绪;二是在关键时刻或不满时,不负责任地甩手不干、放弃职责。
网络扩展解释
“撂蹶子”是一个汉语口语词汇,其含义可从本义和引申义两个角度解释:
一、本义
指骡、马等牲畜跳跃并向后踢腿的动作。该行为常发生在动物受惊、焦躁或抗拒驱使时,例如:
-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描述:“她颇得用点心思才能拢得住这个急了也会撂蹶子的大人,或是大东西。”
二、引申义
现多用于形容人突然放弃或退出某件事,通常带有以下特征:
- 冲动性:因不满、不耐烦、愤怒等情绪驱动,例如“他因意见不合,直接撂蹶子不干了”;
- 突然性:无预兆地中止行动或责任,类似骡马“踢后腿”的爆发动作;
- 消极态度:多指对工作、任务失去兴趣或有抱怨后的消极反应。
三、用法示例
- 本义语境:“田间的马突然撂蹶子,险些踢到人。”
- 引申语境:“项目进展不顺时,他常撂蹶子,团队为此头疼不已。”
补充说明
- 发音:liào jué zǐ(部分方言或读作liào juě zǐ)。
- 语源:“撂”有“抛下、放弃”之意,“蹶”指“跌倒、挫败”,组合后强化了动作的决绝感。
别人正在浏览...
拔步床剥皮囊草不协巢龟晨羲赤烘烘愁艳胆大妄爲道席蹬跶地角发狂变死返本还原方枘费难风兴云蒸甘奇挂鳞光怪故官还心愿蝗螽豁情剑服荐言蹇滞扃鼏纪善恳怛老鷄头劳辱敛榇嫠惸忙音庙象摩天楼木杘衲子泥燕皮黄乾道千驷起栗区闻陬见散脉生死醉梦矢誓寿桃霜蓬孰食叔先松泛随车瑞条几踢墨笔缇幢五色五言绝相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