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谓无规格。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 浙 西谓无规格曰没成梱。”
“没成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原指“未能形成完整的一捆”,字面可理解为事物不完整或不成套。但在实际使用中,更多作为方言词汇存在,主要流行于浙江西部地区,表示“无规格”“缺乏标准”。
详细解释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口语表达,例如:
注意: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成语并解释为“不完整”,但更多权威来源(如《新方言》考据)支持方言中“无规格”的核心含义。实际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没成捆》是一个中国方言词语,主要用于形容东西分散、未集中或未整齐。
《没成捆》的拆分部首是“手”和“纟”,拆分后的笔画分别为7画和6画。
《没成捆》一词的源自于古代汉字组词的方式。古人在形象化描述时,会用到一些比喻手法,如将手的形状或纺织物的纤维形态与物体的形状或状态进行类比,从而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词语。
《没成捆》的繁体字为「沒成捆」。
古代汉字写法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有所改变,关于《没成捆》一词的古代写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通常仍然采用「沒成捆」的形式。
1. 那堆麦子掉了一些,没成捆了。
2. 这些书没有整齐放好,都没成捆。
没成群、没成套、没成双。
散乱、杂乱、凌乱。
整齐、有序、成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