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手的意思、断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手的解释

(1).截断手。古代的一种肉刑。《韩非子·内储说上》:“ 殷 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子贡 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

(2).泛谓手被折断。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壮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断手。”

(3).指被截断的手。如:断手再植。

(4).完毕;完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小豆》:“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 上元 始,断手 寳应 年。” 宋 朱熹 《答刘季章书》之十一:“《大学》近修改一两处,旦夕须就板改定,断手即奉寄也。”

(5).比喻兄弟死亡。 唐 白居易 《得辛奉使遇昆弟之仇不斗而过为友人责辞云衔君命判》:“ 辛 时惟奉使,出乃遇讎:断手之痛不忘,诚难共国;饮冰之命未復,安可害公?”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断手”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义项

  1. 古代肉刑
    指截断手的刑罚,最早见于《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商朝法律:“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子贡曾质疑此刑罚过重。

  2. 手部伤残
    泛指手被折断或截断的状态,如清代文献描述战斗伤亡“存者非折足即断手”。现代医学中则有“断手再植”的说法。

  3. 完成、结束
    作为动词,表示事务完结。例如北魏《齐民要术》记载农时“初伏断手为中时”,杜甫诗云“经营上元始,断手寳应年”,朱熹书信中也用“断手”指书籍修订完成。

  4. 比喻兄弟死亡(罕见)
    此义项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古文隐喻中。


二、其他信息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古籍引用需注意时代背景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断手是指手被切断或失去的情况。它的拆分部首是“手”,笔画数为7。这个词的来源和繁体写法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很复杂的背景故事。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断手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具体的写法我无法确切回答。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帮助理解断手的意思,例如: 1. 他在事故中不幸断了手。 2. 这个作家以其才华而在文学界一夜之间崭露头角,就像是突然间断了手一样。 3. 孩子小心!别把手放在那个机器里,否则可能会断手的! 一些与断手相关的组词可以是:断臂、手无寸铁、断指、残疾等。 近义词可能包括:切手、截肢、伤手等。 反义词可能包括:完好的手、健全的手、无损伤的手等。 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你理解断手的意思及相关信息。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棒白胶香板榜半工襃称襃明本相波陇畅道茶叶蛋储油鹾馆订补东胡东流水断清方整府解掆鼓歌讽过驹国蹶鹤禄骅駵货质缴缠浄住舍矜原迥韵畸日吉喜举要删芜课工苛刻枯宅六佾理棹落景洛阳市陆作緑珠坠楼妙相衲衫昵厚偏巧弃割塞鴈三转身山带商舶身当其境石头记水闸嗣历唐山天理良心提偶涡旋鞋套衅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