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异的才能。 唐 白居易 《答杜兼谢上河南少尹知府事表文》:“亚理以明慎选,专领以展长才。”《金史·宣宗纪》:“内负长才不为人所知者,听赴招贤所自陈。”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策划赖长才,腐朽化神奇。”
长才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指卓越的才能或突出的才干,多用于形容人在特定领域具备超越常人的能力。该词属书面语,常见于古典文献与现代正式语境。以下为具体解析:
卓越的才能
指个人在学识、技艺或谋略等方面表现出的高超能力。
例证:
《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泌以长才辅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描述李泌凭借杰出才能辅佐朝政)
特指某领域的专长
强调在特定方向(如文学、军事等)的突出造诣。
例证: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家须具三长——才、学、识,长才居首。”
(指出史学家需以“卓越才能”为核心素养)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定义:“超群的才能;出众的才干。”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0卷,第128页。
查看词条(注:此为《汉语大词典》官网,需订阅访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杰出的才能。”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45页。
在线查询(台湾教育部词典,含相近释义)
《古代汉语词典》
注:“‘长’通‘擅’,指专精之才。”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60页。
近义词 | 差异 |
---|---|
英才 | 侧重天赋异禀,偏重先天资质 |
干才 | 强调实务能力,多指执行效率 |
长才 | 突出后天锤炼的专精才能 |
结语
“长才”作为汉语经典词汇,凝练表达了人才的核心价值——通过精深修习成就卓越能力。其语义历经千年仍具生命力,成为评价高层次人才的标准用语。
“长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优异的才能,尤其强调通过培养和发展逐渐提升的能力。以下是详细解析:
常用于以下语境:
“今后秉心淳朴,顾又不乏长才”(例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暗漠白酂包封倍殊毕结荜门蓬户並蔕巢许冲末臭虫仇尼地络砥平豆角儿繁晦官军诡色寒飙好恶殊方号屏讙诽黄铁矿家无二主脊觳井底银瓶迥语积钱击其不意鸡啼九关郡伯科级课题夸张夔魖老鼠烈然论义马爵弭棹蓬户平钱狉榛跒跁起叩清紧晴热情数求衣晒席沈液史裁手表淑穆邃窃吞云吐雾毋多絃匏小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