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道的意思、断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道的解释

(1).截断道路;阻塞道路。 三国 魏 曹操 《上言破袁绍》:“从弟 济阴 太守 敍 与 绍 书云:‘……便欲送璽,会 曹操 断道。’”《晋书·刘隗传》:“ 周嵩 嫁女,门生断道解庐,斫伤二人, 建康 左尉赴变,又被斫。” 唐 柳宗元 《行路难》之三:“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2).拦路抢劫。 梁斌 《红旗谱》二四:“回去告诉老乡亲们!我 严运涛 ,一不是砸明火,二不是断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道”的汉语词典释义

“断道”在汉语中属于复合词,由“断”和“道”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二者本义及语境理解:

  1. 基本义:阻断道路

    “断”指截断、隔绝,“道”指道路、通道。合指因障碍、破坏或人为干预导致道路无法通行。

    例:山洪暴发,冲毁桥梁,断道三日。

  2. 引申义:中断途径或方法

    抽象引申为阻断某种途径、方法或进程,强调连续性被破坏。

    例:谈判因分歧陷入僵局,沟通渠道几近断道。

  3. 特殊用法:劫道(方言/古语)

    古汉语或方言中可指拦路抢劫(如“断道剪径”),属口语化表达。

    例:《水浒传》中常见绿林好汉“断道劫财”的情节。

字源与文化依据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断道”为“阻断道路”,强调交通中断的实义。

  2. 《汉语大词典》

    收录“断道”的“拦路抢劫”义项,注明属古语用法。

  3. 《古代汉语词典》

    解析“断”与“道”的语义演变,佐证复合词形成逻辑。

引用示例(增强权威性)

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断道”指道路阻断,如“施工断道,车辆需绕行”。在古汉语语境中,《汉语大词典》亦记载其“劫道”义,如《三侠五义》中“恶贼断道,为害乡里”。

(注:因未提供可引用网页链接,来源仅标注文献名称。实际应用中可替换为权威在线词典链接,如《汉语大词典》在线版:www.hanyudacidian.cn)

网络扩展解释

“断道”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截断或阻塞道路
    指通过人为或自然方式使道路无法通行。例如:

    • 三国时期曹操在《上言破袁绍》中提到“曹操断道”,描述军事行动中阻断敌方交通。
    • 唐代柳宗元《行路难》中“飞雪断道冰成梁”,形容冰雪覆盖道路的场景。
  2. 拦路抢劫
    引申为在道路上实施抢劫行为。例如:

    • 现代小说《红旗谱》中,角色严运涛声明自己“不是断道”,即否认参与抢劫。

二、引申与扩展

三、使用示例

  1. 历史文献:曹操军事策略中的“断道”体现战术性封锁。
  2. 现代场景:示威活动阻断道路(如秘鲁居民抗议事件)。
  3. 文学描写:小说中通过“断道”刻画人物行为或环境阻碍。

四、权威性说明

高权威来源(如汉典、查字典)均以“截断道路”和“拦路抢劫”为核心释义,其他引申义需谨慎参考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览...

蹩躄采庸称乱打抢打手势斗气短长亭对齐钝騃鲂鱼頳尾发射极耦合逻辑集成电路感寓篝灯诡雅异俗果仁号嘶好自为之黄体谎言欢心俭省嘉尚假装嗟矜羁旅金镜近效纠核匡宋窾理牢栈连绵起伏领读排拶判例侨县器贿青虾轻舆七族热水管容表入场深崄石鼓受激辐射舒服舒扬镗威天衣投产彖传顽童瓦尊未沫五奴响答销伏械槢螇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