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洞主的意思、洞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洞主的解释

(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陈书·周迪传》:“ 琳 至 湓城 , 新吴 洞主 余孝顷 举兵应 琳 。” 唐 王建 《送流人》诗:“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它讲的是古代一个勇敢的青年猎手和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他们互相热爱着,却受到凶恶的洞主抢婚迫害。”

(2). 唐 宋 时对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或院长。地以洞名者或称洞主。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叙山南》:“ 南唐 昇元 中,因洞( 白鹿洞 )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国子监九经 李善道 为洞主,以主教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洞主”一词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发音:dòng zhǔ()
结构:由名词“洞”(指山洞、地洞)和动词“主”(主宰、掌管)组成,字面可理解为“掌管山洞的人”,后引申为管理者。

二、具体释义

  1.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首领
    指秦汉至唐宋时期南方少数民族部落的统治者,常见于史书记载。例如:

    • 《陈书》记载新吴洞主余孝顷响应军事行动;
    • 唐代王建诗句“蛮乡洞主留”印证其文化意象。
  2. 唐宋书院的主持者
    特指名山胜地的书院负责人,尤以白鹿洞书院为代表:

    • 南唐时期,李善道任白鹿洞书院洞主,主管教学与田产分配;
    • 宋代潮州韩山书院中,洞主由郡守兼任,负责统筹管理。

三、使用场景与演变

四、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教育制度或民族史时具有特定学术意义。近义词可参考“山长”“酋长”等。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史书记载及文学用例,完整文献可查看、3、4、5、8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洞主这个词是指掌管一片洞穴的主宰者或者是洞窟的管理者。它由"洞"和"主"两个字组成。 部首拆分:洞(氵+穴),主(丶+王)。 笔画构成:洞(7画),主(5画)。 洞主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山洞探险文化,当时洞穴被认为是神秘和神圣的地方,通常被视为仙人修炼或者降魔除妖的场所,因此需要有人来管理和保护。洞主就是这样的一个职位。 洞主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洞主"。 古时候,洞主这个词的书写方式可能会有些变化,但基本上指的是同一个概念。一些古代典籍中可能出现了稍微不同的写法,但都是指代洞穴的主宰者。 例句:这座山洞的洞主非常勇敢,敢于探险并保护着洞中的生物。 组词:洞穴、主宰、洞窟、管理者。 近义词:洞府、洞穴守护者。 反义词:访客、观光者。

别人正在浏览...

葆就编伍畀予驳正不以为耻城窟触手生春词社锉尸耽迟倒[立]像打手印调质洞洽盹睡光赤净杆关关惯世归遁归过恒庸皇英会师贾贩降发校椅甲壳急促叽叽哇哇鸾龙鹿蝱没颜落色名父鸟哭猿啼狞丑女户巧倕庆赏倾亡旗牌颀伟缺席山场神经失常设誓耍俏死求白赖死贼梯峤铜黛瓦罍王尼叹危言高论违异文敏物范乡兄县鸡销瘠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