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锉尸的意思、锉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锉尸的解释

古代酷刑。割剐尸体。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一折:“若拏将回来,我将他剉尸万段。”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宫婢肆逆》:“你们既打问明白,不分首从,便都拏去,依律凌迟处死,剉尸梟首,示众尽法。”《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又以 镇国公 景熙 首告贪婪不法诸事,未决,死於狱,命剉尸焚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锉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指对已处决的犯人尸体进行割剐等毁损行为,具体解释如下:

  1. 定义与性质
    锉尸属于“死后刑罚”,即在犯人被处决后对其尸体进行二次毁损,通常包括肢解、焚烧、悬挂示众等。这一刑罚带有强烈的震慑和侮辱性质,常见于谋逆、弑君等重罪。

  2. 历史背景与实施
    该刑罚在元、明、清三朝均有记载。例如明代《野获编》提到对弑君未遂的宫女“凌迟处死,剉尸枭首”,清代《清史稿》记载宗室案件中对景熙“剉尸焚之”,说明其多用于政治重案。

  3. 文献例证
    元代杂剧《渑池会》中“剉尸万段”的台词,以及明代《野获编》、清代官方史料的记载,均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性和仪式化特征。

需注意,锉尸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属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刑罚体系,可查阅《中国法制史》等专业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锉尸》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利用锉刀对尸体或者骨头等进行刮削、整理或者修理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锉尸》的部首是钅(金字旁)和巳(又字底),共包含9个笔画。 来源:《锉尸》来自于古代汉语词汇,形容在尸体或骨骼上进行修整的行为。 繁体:《銼屍》是《锉尸》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仍然遵循钅和巳的组合。 例句:他使用锉刀锉尸,将骨头修整得平滑而整齐。 组词:锉尸刀、锉尸工具、锉尸匠 近义词:整理尸体 反义词:损坏尸体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需更多帮助,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二山河白鹤白鱼入舟豹奴鄙县不足与谋苍狗曹吏唱叛怠纵殚筹刀麻非非想分符辅臣斧画格候更阑人静顾倩鼓凸寒廉黄彝蹇咢兼诣阶次谨卫就亲口勅两本位制梁上君子孋姬厉疾丽养龙罔象毛巾被没情没绪闷怀明珰摸黑耨盌温敦佩犊片言只字罴貅桥公钺轻甲启佐驲遽软语温言散虑三柱里射生儿始末缘由绥慰掏唤天涯海角同时温适五云城弦无虚发吸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