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北豆腐的意思、北豆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北豆腐的解释

食品,豆浆煮开后加入盐卤,使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而成,比南豆腐水分少而硬(区别于‘南豆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北豆腐(又称老豆腐、卤水豆腐)是豆腐的一种传统品类,以盐卤(氯化镁)作为凝固剂制成,因在北方地区广泛制作和食用而得名。其特点如下:

一、定义与工艺

北豆腐以大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煮沸后,加入盐卤点浆凝固,再压榨成型。盐卤的使用使其蛋白质网络结构紧密,含水量较低(约80%-85%)。

二、质地与口感

质地坚实有韧性,不易碎散,切面可见明显蜂窝状孔隙。口感豆香浓郁,略带盐卤的微苦回甘,适合煎、炸、炖煮等烹饪方式。

三、名称由来

“北豆腐”一词源于地域性区分:

四、烹饪用途

因耐加热的特性,北豆腐常用于:

  1. 热烹菜肴:如家常豆腐(煎烧)、麻婆豆腐(炖煮)、白菜炖豆腐;
  2. 油炸制品:豆腐泡、豆腐丸子;
  3. 凉拌:需先焯水去除卤水味后凉拌。

五、营养与保存

蛋白质含量高(约10%-15%),富含钙、镁(源自盐卤)。未开封冷藏可存3-5天,若酸味明显或发黏则已变质。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豆腐"词条释义及分类说明。
  2. 《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豆腐制作工艺章节。
  3. 《中国传统食品工艺》科学出版社,地域性豆腐差异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北豆腐是中国传统豆腐的一种,与南豆腐形成南北差异,其定义和特点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定义

北豆腐又称“老豆腐”“卤水豆腐”,是以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硫酸钙等)作为凝固剂制成的豆腐。因制作工艺源自北方,质地坚实、含水量较低(约80%-85%),口感坚韧有嚼劲。

二、核心特点

  1. 质地与外观
    颜色偏黄,切面较粗糙,弹性强且不易碎,适合煎、炸、炖等烹饪方式。
  2.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蛋白质12.2克、钙138毫克,钙含量接近牛奶,同时富含镁、磷等矿物质。

三、与南豆腐的区别

对比项 北豆腐 南豆腐
凝固剂 盐卤(卤水) 石膏(硫酸钙)
含水量 较低(约80%-85%) 较高(约90%)
口感 坚实、有韧性 细嫩、软滑
典型用途 煎炸、炖菜 凉拌、煮汤

四、延伸说明

在汉语中,“北豆腐”有时被借喻形容性格坚韧或不易受外界影响的人或事物,但此用法多见于口语或非正式语境。

以上信息综合了食品科学、营养学及传统工艺研究,权威来源覆盖医学、烹饪等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馞馞才疏德薄摧絶黛尖點水第品短叹长吁帆板运动風錘鼖晋伏水高朋广土众民过驹骨子骇轰呵砚荒年黄须儿呼啦护青绛县老人减缓结轖精耀金题玉躞金兔啾啾唧唧梱闼老炮儿联袂零声母溜光罄净俚言銮驾沦覆木叶内庑派演潜精研思千依百顺巧立名色侵暴顷倒青氊囚解群虱处裈中靸戟石检水月镜像疏拙所知铁鼓同母微积分五圣消荡销索宵燕邪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