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车的车夫。 清 袁枚 《新齐谐·土雨》:“未几,四马攒蹄,退后不敢前。骡脚大呼曰:‘有鬼!’”
“骡脚”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指赶车的车夫,即驾驶或管理骡车的人。该词主要用于古代或近代语境中,尤其强调以骡为运输工具的驾车者。
组合后,“骡脚”特指以驾驭骡车为职业的劳动者。
清代袁枚《新齐谐·土雨》中曾用此词:“未几,四马攒蹄,退后不敢前。骡脚大呼曰:‘有鬼!’”(描写车夫在异常情况下惊慌的情景)。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方言中。如需了解更多,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骡脚是一个汉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马(马儿)部和足部。它的总共包含16个笔画。
《骡脚》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造字方式。骡原指骡马,多用来指代一种由母马与公驴交配所产生的杂交种马。脚是指动物的脚部。
骡脚的繁体字为騾腳。
在古代汉字中,骡脚的写法有所不同。早期的写法中使用了脚字旁,即齿旁,表示马蹄的痕迹。后来进一步演变为现代写法。
1. 这匹马的骡脚特别有力,适合用来拉车。
2. 骡脚习以为常,它代表了一种生活的常态。
1. 骡背(形容骡马背脊的弯曲或弯曲的山脉)
2. 马脚(指马的腿和脚)
3. 马蹄(指马的脚的硬角质部分)
1. 马蹄
2. 蹄子
3. 脚印
1. 光脚
2. 完美
3. 高傲
【别人正在浏览】